2024年10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政协委员为民办实事 婺城城东街道打通上下沟通渠道

本报消息(记者 胡敏霞)在婺城区城东街道人民东路北侧,有一条连接人民东路和通园路的小路,因周边都是汽修厂房,住在附近的居民称之为“汽修路”。这条路很短,只有500多米,是不少居民喜欢走的一条近道,却因处在厂区内,常年没人维护,变得坑坑洼洼。

“我修理厂门口的这一小段,一到下雨天就有不少骑电动自行车的人摔倒。”该路段一家汽修店的老板姚义科说。不少居民也向通园路社区反映类似情况,但因缺少经费,社区只能通过砂石埋坑等措施简单处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城东街道民生议事员、通园路社区党委书记刘晓峰说。

刘晓峰将问题向城东街道政协委组反映。获知这一情况后,城东街道政协委组马上通过“民生议事堂”平台,召集政协委员、民生议事员、社区、居民代表开会讨论。会上,相关人员建言献策,纷纷提出“金点子”。在街道政协委组的牵头下,仅用3天时间,这段坑坑洼洼的路得以修复。“很多来往的居民都说这段路修得好,办了一件惠民大实事!”姚义科说。

这是城东街道政协委组深入贯彻落实“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要求的生动实践。说起街道工委为民办实事所带来的成效,八咏楼社区党委书记黄卉告诉记者,之前,社区所管辖的旌孝街路段出现污水堵塞问题,一到下雨天雨水就倒灌到居民家中。作为民生议事员的黄卉将此情况反映至街道政协委组,街道政协委组通过“民生议事堂”平台商谈解决方案,将问题上报给有关部门,作为2023年污水改造项目之一,该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今年以来,城东街道政协委组紧扣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聚焦基层调研、聚焦服务群众、聚焦协同履职“三个聚焦”举措,组织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让政协委员在基层一线了解民情。“我们还在各社区设民生议事员和联络员,平时负责对接社区,一旦有群众反映问题,就可以马上上报到街道工委,有效打通信息沟通渠道。”城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傅小富说。同时,该街道政协委组还充分利用协商议事平台,将“民生议事堂”作为议事场地,围绕污水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积极协商讨论,并注重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今年以来,协助解决急难问题10余件,进一步拓宽履职路径,切实为民办好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