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义乌文学工作者走进佛堂田心村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消息(记者 王志坚)近日,义乌市古今文学研究院组织一批知名作家、诗人及文学爱好者,走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义乌市佛堂镇田心村采风。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田心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源泉,助力乡村振兴。

田心村距义乌城区13公里,距佛堂古镇2公里,现有4500余人。田心村历史上曾称环溪,是个有着750多年历史和文化的古村落。因“家家户户腌制火腿,村落形似火腿心”而远近闻名。2012年6月,田心村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又被省农办公布为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在村文化礼堂,文学工作者们听取了关于田心村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以及火腿制作技艺的详细介绍。村干部带领采风团参观田心村内培德堂、慎可公祠等多处古迹。这些古建筑不仅见证了田心村数百年风雨沧桑,更承载了“田心人”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与精神,采风团成员被这些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所震撼。接着,文学工作者们还探访农家,与村民交流,了解其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表示要将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融入文学创作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乡村的温暖与美好。

田心村的火腿文化给采风团成员们留下深刻印象。据悉,田心火腿制作技艺精湛、风味独特,一度享誉八方。如今,虽然村里从事火腿加工贸易者已不多见,但田心人依然坚持传承这一优秀文化,并在文化礼堂内设立火腿制作技艺展示区,让更多人了解并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让义乌文学工作者们收获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采风活动为契机,创作出更多反映乡村生活、弘扬乡村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