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特别报道

专家点评

打造真正有乡愁的乡村民宿

谭春霞(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授、金华市农家乐产业协会秘书长)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宿经济效应明显。民宿发展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民宿集群本身就是游客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比如莫干山精品民宿群,发展得较早,也有较高品牌知名度,民宿自身就有足够吸引力,从而为地方带来人气。另一种是民宿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的配套,旅游带动了民宿等相关经营业态的发展。比如与磐安相邻的仙居,神仙居景区带动了一大批民宿的发展。

从定义上看,农家乐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经营中特别强调主人文化。高品质的乡村民宿往往体现“主题、主人、故事、家宴、技艺展演、伴手礼、特色活动、服务记忆”等创意,同时具备有“颜”、有“趣”、有“魂”的特质。

湖上村以农家乐起步,走出了一条民宿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当前,旅游消费市场变化加快。从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情况来看,年轻人选择出行目的地首先要求能“出片”,其次是有独特的美食,第三是经济实惠、物有所值。作为浙江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试点村,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如何转型升级?建议从县域、村庄及民宿经营者自身三个角度下功夫。

从磐安县域角度而言,可以加强宣传营销与业态打造,进一步打响“磐安山居”的品牌,以旅游景区转型提升为契机,加快旅游目的地打造,为民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可以充分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发挥本地特色美食引流能力,加强当地风味美食、特色小吃的开发和推广,让“吃”成为游客的乡愁记忆。

从湖上村的角度而言,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突出乡村烟火气和乡愁体验,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打卡场景,打造主客共享、功能集成的村民广场、公园、休闲长廊等公共空间,扮亮田埂、街巷、庭前屋等“小环境”。比如湖上村的荷花谷是有益尝试,接下来要立足自身资源打造更多类似打卡点,既能“出片”又能体验,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

从民宿经营者角度而言,要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展差异化经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需着力在“贴心服务”与“深度体验”上下功夫,充分体现主人服务与主人文化。主人服务就是真正把游客当自家客人,既有规范化的服务,又有自由式的体验,让游客融入自家生活场景,给客人既熟悉自在又陌生新鲜的感受。主人文化就是充分发挥民宿文化载体作用,向住客分享民宿主人打造民宿的故事、想法与理念,同时介绍当地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手工技艺、民俗礼仪等。只有发挥好民宿经营者的关键作用,湖上村才能打造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