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乾西乡晚稻丰收 机械化作业高效

本报消息(通讯员 洪珊)眼下,婺城区乾西乡两千余亩晚稻迎来丰收。连日来,在乾西乡栅川村及周边地区,农户抢抓农时,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收割作业,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秋收景象。

走进田间地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两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在稻田间,割稻、脱粒、秸秆粉碎、装车等环节一气呵成。另一边的乾西乡农事服务中心,现代化粮食烘干机整齐排列,马不停蹄地吞吐着金黄的稻谷。经过热风循环、智能温控等先进工艺处理后,一颗颗饱满的稻粒便从另一端“吐”出。

“当前正在收割的是100多亩优质晚稻‘甬优1540’。”乾西乡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于肖扬站在田埂上,一边熟练地指挥着机器,一边高兴地说。

“如今,我们从收割到烘干再到打包,整个农业生产流程已实现自动化。”于肖扬介说,这些先进机械的投入不仅为水稻收割按下“加速键”,极大地提升收割效率,为农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该农事服务中心于去年7月份正式建成,拥有先进的烘干设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我们中心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烘干作业基本上都可以自动完成。”于肖扬说。农事服务中心配置了20吨/批次谷物烘干机13台、10只仓储能力共1000吨的通风粮库、全喂入收割机2台、高速插秧机2台、植保无人机1台等,可以满足乾西乡和周边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

截至目前,该农事服务中心已累计为周边农户烘干稻谷、小麦5000余吨,提供10000亩次烘干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户的粮食烘干难题。村民陈大爷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是看天晒粮,粮食抢收后水分太多没法直接出售,逢上阴雨天还会发霉长芽,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粮食放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