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平台 抓创新 稳营商
推动永康高新区跨越崛起
本报消息(记者 胡凯迪)中兴产业园低效改造A组团项目首批厂房即将结顶;推进农林草装备、锂电储能;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引育;出台“四方责任”制度……日前,在永康高新区晾晒比拼成绩单中,重点平台建设、科创质效、营商优化等工作亮点频出。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决贯彻“五战双强”行动部署,以高品质省级高新区为目标,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强平台、抓创新、稳营商、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省排名从2022年的第28位、2023年的第19位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第14位。
“抓平台就是抓机遇、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永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高新区以高质量平台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在重点平台成型起势,如:国家林草装备园展示中心、林草智慧谷即将投用,永武飞地浙中储能园年内投用、科创中心全面开工,中兴智造园完成主体4层建设……真正通过抓好政策协调、强化协同保障,推动平台建设进入“快车道”。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高新区入库亿级产业项目48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7个、目前在建项目6个,投用工业用地1647亩,为加快进度,高新区召开项目约谈会、发放督办单,全力推动产业项目早达产,其中立久佳未来工厂项目被列入“即系列”改革试点,千方百计破解开工慢、建设慢、投产慢、达产慢“四大顽疾”。
重点平台有突破,科创质效有提升。
今年,高新区还在低效用地更新上盘活存量,围绕“三年腾改3000亩”目标,通过整体租赁、单宗改造、连片整治、拆改结合“四模式”加快工业有机更新,如:玉桂路区块18宗老厂房启动改造、2宗厂房已建成;九里山区块启动签约;近5年单宗老旧厂房改造超120宗……此外大力推动科创类企业创建,扎实做好项目技改、学样仿样(轻量数字化改造)等工作,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省创新型企业62家、省中小型科创企业262家,近5年完成项目技改206个、科创企业数量翻一番;在全省高新区的7项常态监测指标中,上半年有6项高于全省平均值,2项超过全省平均值20个百分点。
“搭建好平台,提升科创实力,还要为区域内的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据悉,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在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打响“高新事、高兴办”助企品牌的基础上,重塑网格助企架构,组建惠企政策分析解读专班,开展政企集中对话26次,协助82家企业申领补贴1600余万元,解决涉企问题570个。同时,在安全整治上,出台“四方责任”制度、突发火情全链条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五个一”网格安全监管职责,超常规开展秋季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排查整治隐患1.8万个,最大限度稳预期、强配套、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