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突发疾病 关键时刻他们出手
本报消息(记者 于兴勇)“只要人没事就好,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11月19日,永康市民徐健一说起几天前对突发疾病的李师傅进行急救一事,脸上满是欣慰。
众人接力与死神赛跑
11月13日清晨,龙川公园百姓健身房负责人徐健一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健身房,看到门前空地上有两个戴着拳击手套的人在比划打拳,曾是全国拳击大赛67公斤级季军的他就多看了几眼,6时44分时还拍了一段短视频记录。没承想拍完视频刚回到健身房,就有人跑来喊他,说门口有人晕倒了,让他赶快去急救。
徐健一跑到门口,发现躺在地上的就是之前比划打拳的其中一人。“虽说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是一直搞健身还是掌握一些急救知识的,我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经过持续的心肺复苏,患者有两次短暂的恢复意识但很快又没有意识了。
杨建波是红十字救护员和应急救护师。“6时47分接到战友的电话,说公园里有人晕倒了,让我赶快到现场急救。”杨建波说,他每天都到龙川公园锻炼,接到电话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到现场后,他马上接手,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两次AED除颤,直到将患者送上救护车。这是他自7月获得应急救护师证书后首次成功施救。
目前,当事人李师傅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趋于稳定。
“救”在身边人人都是施救者
在现实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出现。家中老人突然晕倒,身边小孩突发气道异物阻塞,有人跑步心脏骤停、游泳意外溺水等时有发生。心脏骤停后的8分钟,正是所谓的“黄金8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实施心肺复苏非常重要,但成功几率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降低:1分钟内,成功率在90%以上;4分钟内,成功率在60%左右;6分钟内,成功率在40%左右;到了8分钟内,成功率为20%左右,并且可能已经“脑死亡”。
记者从永康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这是永康首次在公共场所使用AED为患者提供前期急救并发挥作用。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金华市红十字系统在全市配置AED900余台。2024年,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AED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今年由金华市卫生健康委牵头,金华需落实新增配置2010台,占全省总数的20%,已100%完成年度任务,AED在人流量大、紧急需求高的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另外,截至10月底,今年金华市红十字系统开展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受益人数达27.52万人次,新增救护持证人员7.12万人,救护员培训5.29万人。
金华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不断深入,以及AED覆盖面的扩大和普及,群众对急救知识有了更高的认识,掌握急救知识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这次发生在永康公共场所的紧急施救就很好地体现了掌握急救知识和正确使用AED的重要性。下一步,金华市红十字系统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掌握急救知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人人都能成为施救者。
记者手记:
危难时刻显身手,退伍老兵有担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与救援的徐建一、杨建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伍老兵,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如当年在部队时一样,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为病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他们的善举,像一束光,感染着身边的人,温暖了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