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永康新闻

全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消息(记者 章陈波)日前,记者从永康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永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办事不出村”,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

永康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通过打造“软硬件设施齐全、涉民事项均可办、代办员业务素质优良”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将窗口服务前置到群众需求一线,有效破解办事慢、办事难、办事烦等问题。

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上,永康按照“五统一”标准实行,即统一场所名称、统一场所设置、统一事项清单、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考核,以此指导该市425个行政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站建设。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政务服务专网等软硬件设施,开设便民服务综合专窗,落实专职代办员。目前,42个“标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建成,“标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永康组建一支由村(社区)干部、各部门(单位)在村(社区)设置的各类联络员或其他热心公益服务的村民组成的村级代办员队伍,建立“定期培训+下沉指导+顶岗实操”的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法规讲解、案例分析、骨干答疑、顶岗实操等形式,全面提升代办员的业务代办能力。

永康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联合社保、医保、民政、公安等部门对该市14个镇(街道)共425个村(社区)的代办员开展分区域多批次全覆盖业务培训,涵盖政务订单、医保社保、车管业务等13大类业务。“我们分批组织代办员到各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进行顶岗实操轮训,提升他们的综合服务能力。”永康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代办员服务专业化,一方面,永康推进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服务办事员招用、培养、评价、保障行为,推动政务公开,让群众清楚了解服务内容、流程和标准,提高公众参与度,倒逼基层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严格监管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领域怠工懒政问题,建立健全双向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双向并举,设立便捷投诉渠道,实现常态化监督。

聚焦群众办事需求,永康以高频民生事项“办事不出村”为目标,梳理基层涉民社会事务类、劳动就业类、医保社保类以及用水、用电、有线网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网办”“掌办”“代办”范畴,先后分3批公布村(社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31项。截至11月21日,永康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共帮办代办业务2573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