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永康新闻

文章导航

创新实行“双包干、兜底运营”模式

永康“多田套合”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

本报消息(记者 胡凯迪)“按计划,永康将在3年内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超2万亩、新增耕地超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超4万亩,实现‘多田套合’4万亩以上,全市‘多田套合’率达90%以上。”昨天,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朱艳向记者介绍,今年5月,永康出台《“守红线 优布局 双提升”耕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2024—2026)方案》,明确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新增耕地、新建高标准农田置换3年总任务,按年度分解下达。

今年以来,永康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功能恢复,推动“巴掌田”变“万亩方”、 “低小散”变“大而美”,全力跑出土地综合整治“多田套合”加速度。

挖掘新增耕地潜力86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潜力9100亩,并结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谋划花街“十里桃花长廊”、古山“十里乡耕”等农旅融合特色项目……在前期摸排工作中,永康以“三区三线”和年度变更调查结果为数据基础,重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内耕地功能恢复、新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未建高标等资源分布情况,累计核查图斑3.8万个、面积32万亩,为“多田套合”双向奔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坚持“片区化”“连片式”整治思路,根据高标准农田内耕地功能恢复集中分布情况,通过“小田改大田”“化零为整”梳理形成36个整治片区。

“财政支持有力,多部门协同合作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亮点。”朱艳说,在实施过程中,永康创新实行“双包干、兜底运营”模式,由镇街负责土地流转和政策处理,市属国企负责工程建设和后续管护。如在开展“多田套合”工作中,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农业农村局高效协同,因地制宜,对立地条件差、土地流转率低、政策处理难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古山镇、龙山镇两镇万亩农田连片整治及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是一个集生态科创农业、乡村文旅、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农机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共富田园。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中,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古山镇通力协作,针对不同农户“下菜碟”,通过“小田改大田”,推行“农田整治+”模式。

永康各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有效破解工程质量监管难、项目多头管理、资金分散整合难等问题,推进耕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在去年开展的土地流转过程中,该市仅花3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19个行政村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流转签约率达100%。

为做好耕地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永康还鼓励村集体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开展片区整治,发展农业经济,实现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网站简介 | 公司简介 |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