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东阳力求高效办成“每件事”

已累计办理各类“一件事”11万余件

本报消息(东阳融媒体中心 张奥琳)“没想到刷个脸就能办,不仅高效省时,服务也特别贴心。”近日,在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市民张先生通过“一脸通办”系统证明身份,顺利办结业务。

这一高效办件,得益于东阳市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角度出发,落实落细“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质量。去年4月,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一脸通办”系统。该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连接金华无证明城市核验平台、省IRS证照库等接口,调取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信息,实现身份信息、电子证照等数据的跨部门共享与互认,让群众和企业零证件办理多类高频“一件事”,如教育入学“一件事”已实现一站式、零证件办理,人社、医保部门通过刷脸办8万余件,业务审批时间压缩57%。

“以前群众办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新生儿出生证明等业务,要携带相关材料,再由窗口工作人员一一核验,费时又费力。”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从刷脸到获取信息仅需1分钟,解决了群众因未携带齐备证件而来回奔波的麻烦。

除了“一脸通办”,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还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发“办不成事无感应用”系统,智能抓取大厅取号、办件回流等数据,分析研判群众办事次数和成效,预警群众跑多次、跑多窗、超时办理等异常问题。截至目前,已自动预警异常数据300多条,审批效能提升40%;运用省政务服务平台指标系统,实时开展办件效能分析和复盘,对于超期事项向相关部门派发政务工单,并设定处理时限,要求1天内完成认领、3天内完成整改反馈,确保“一件事”及时高效办成。针对群众反映的“没空办”“没处办”问题,东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模式、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建立“办不成事”兜底机制,解决群众、企业办事中的各项“疑难杂症”,确保群众、企业办事无忧。

从“跑多窗”变成“跑一窗”,从“跑多次”变成“跑一次”。近年来,东阳市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深度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高频、热点事项,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和常态推进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累计办理各类“一件事”11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