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富民“小数据”也有大意义

许笑

近年来,浦江县花桥乡特产手工金丝扫帚走红义乌市场,受到不少高校、企业和国际友人的青睐。花桥乡长畈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海红介绍,金丝扫帚年销量已从2022年8万余把提升至如今的15万余把,一年能为村民创收180万余元。这个“小数据”也有大意义。

长畈村手工扎制扫帚历史悠久,有“金扫帚”之名。但由于以前都是农户在家自制,产量小、市场少,销量上不去。得益于金华实施“百镇共建强基”行动,义乌稠城街道和浦江花桥乡实现了产业要素的精准匹配和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引入稠城街道“村集体统一销售+农户安心生产”经营模式,花桥乡成功地将传统家庭式作坊转型为制帚厂。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生产率,更提升了品控水平,为“金扫帚”这一特色产品走出山区、走向更广阔市场,拓展了新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花桥乡的村民。扫帚生产加工,以乡村妇女、老人居多,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份贴补家用的稳定收入,更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乡村振兴的舞台很广阔,当然需要强规划、引投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小数据”中看到传统产品的成长新空间。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有大手笔当然好,而现有优势的富民“小作文”同样要发挥好。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