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向“存量”要空间 向“低效”要效益

永康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激发产业新动能

本报消息(记者 章陈波)永康市花园大道旁,曾经的低矮破旧厂房不见了,一座现代化产业园区——现代五金产业服务综合体拔地而起。

现代五金产业服务综合体的前身是老陶瓷厂,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该区块土地权属复杂,并存在布局松散不合理、安全隐患严重、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亩均税收不足1万元,属于典型低效工业用地。

永康采用政村企协同改造模式,国企牵头,政府、村委会和企业三方协同,对整个陶瓷厂区块进行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新园区建成后,建筑面积从4.9万平方米增至95.4万平方米,该低效地块实现涅槃重生。

现代五金产业服务综合体依托永康五金产业基础,围绕科技强基、产业强链、渠道强企,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五金综合体,目前已招引莱斯特真空装备、创米智汇等11个亿元以上项目入驻。永康市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建设高层次人才科创园,吸引人才和产业项目落地永康,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永康按照“一年掀热潮、两年大变样、三年成趋势”既定攻坚目标,聚力“五战双强”行动,以“三大模式、两大改革”为抓手,坚持系统性谋划、项目化实施、区块式推进,全力推进21个重点区块整治。1—11月,完成集中连片整治1353亩,完成率112.7%;整治低效工业企业用地3032亩,完成率121.3%,两大赛道指标均已提前完成金华年度目标任务。

针对低效工业用地连片面积较大,原有业主开发困难或原地块不适宜城乡发展等情形,永康实施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对大宗连片低效用地收回土地重新规划出让,招引落地优质重大产业项目。

围绕城镇发展空间拓展,永康还打造“城镇开发边界外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和“村集体用地盘活”两大改革,以此深挖村级低效用地潜力,推动城乡发展。今年3月开工建设的古山智慧物流园就是“村集体用地盘活”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国资参与、跨镇联建方式,盘活村集体低效五金市场用地。

稳妥推进低效工业土地整改,精准施策是个中关键。永康构建实施“1+5+X”政策体系,出台《永康市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5大专项整治工作子方案,制定《永康市工业用地收储暂行规定的通知》等7项支持政策,从上到下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提升,打造全域低效整治一盘棋格局。

自2022年以来,永康市已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4557亩,其中集中连片整治6776亩,通过收回(收储)、企业自主改造等方式实施改造项目133个,改造后预计新增标准厂房建筑面积812万平方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接下来,该市将继续通过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将好项目、新项目集聚成势,变资源“闲置存量”为发展“优质增量”,不断推动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