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乡村共富期待更多范式

记者 时宽兵 文/摄 12月8日,武义县豆腐美食挑战赛在武义古城举行。 来自餐饮企业的大厨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豆腐及制品为主料的菜品两道:“豆腐特色菜”“豆腐创意菜”。评委对选手制作菜肴的口味质感、工艺火候、创意特色、色泽形态、器皿点缀、营养卫生进行综合打分,决出名次。 武义豆腐远近闻名,是当地特色产业之一。此次赛事旨在传承和发扬豆腐地方文化,提升烹饪技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 何思涵

近日,省财政厅发布通知,同意39个县(市、区)列入2025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共富乡村建设试点范围,金华共有7个县(市、区)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在乡村。近年来,我市各地不遗余力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强村、富民、增收等一系列共富标志性成果。当乡村发展跨过基础设施更新阶段,进一步拓宽乡村共富路径,实现多点开花,迎来的是贵在“内容为王”的新阶段。

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如何经营乡村?

乡村共富,首先要“融合”。共富意味着全覆盖,一个村的资源有限,单打独斗往往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更多资源,形成“协同作战”合力?在金东区多湖街道,15个超市搭起“新宅农产品专柜”,香菇、茶叶等农产品来自50多公里外的武义县新宅镇——这是2022年我市谋划开展的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之一。在市域内实施“山海协作”,促进地方政府、乡镇(街道)、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跨区域合作,在推动富民增收上携手前进,见行动见效果。

乡村共富,“山海”抱团。截至目前,金东—磐安、永康—武义“产业飞地”及东阳—磐安“消薄飞地”,累计实现收益分红1.8亿元;被结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我市重塑区域联动、城乡联动、全民联动发展新格局,成效明显。

乡村组团式、片区化发展,除了形式上的“合”,关键要以农村人居环境为底色,让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建立起利益联结的市场化运营实体。东阳市湖溪镇南塘村与当地草编墙纸售卖公司签订联建协议,将公司厂房打造成共富工坊,不仅为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吸引了一批懂技术、会加工、能销售的新农人;永康市舟山镇的方山柿既是农户的“致富果”,还化身“文旅IP”,融入文旅活动,引流量、增销量……产业联动、文化交融,这恰恰代表了推进乡村共富的深层意义:让村民从产业的受益者逐渐转为参与者、谋划者和引导者,以内生动力让致富之路越拓越宽。

当下,也有不少因素制约乡村共富更多的“打开方式”,比如智力、技术、管理外援“常驻村”的通道不畅、机制不灵,乡村缺乏年轻力量,活力值不足。今年9月,全省启动“乡村CEO培养计划”,2024年度“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也在持续推进中。以乡村职业经理人群体示范、促进乡村共富,是个好创举: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运营,成为村庄与市场间挖掘潜能的桥梁。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