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册经营主体总量达18万户 新增幅度同比居金华首位
永康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本报消息(记者 舒珊珊 通讯员 叶舒静)昨天,记者从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1月25日,永康市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8万户,同比增长10.2%,今年1—11月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99万户,同比增长1.25%,新增幅度同比居金华首位。
今年以来,永康紧盯稳增长、稳预期的任务目标,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涉企高效执法监管新模式,健全“政企恳谈会”“治决会”等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市场主体评营商机制,整体落地“五个一”架构,健全“涉企事项高效供给”服务清单,以改革组合拳厚培适宜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营商沃土,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迸发、潜力十足。
日前,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该市范围内从事市场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中介服务的代办机构及从业人员举办了一场关于新《公司法》的释意及登记实务培训会。“这次业务培训让我受益颇多,帮助我加深理解新《公司法》,更好地为群众及企业提供中介代办服务。”永康市汇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中介服务是市场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重要一环,保障中介服务质量对推动整体登记效能大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中介服务领域效能提质为主要切入口,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谋划启动市场经营主体登记质量提升行动,制定《永康市市场经营主体登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业务条线“结对帮扶+‘云端’探讨”工作机制,推出中介从业“入行第一课”,严厉打击中介机构违规代办行为,守正行业秩序、优化中介服务、清明准入环境,打造“政府侧+市场侧”双轮驱动、优势互补的登记服务体系,累计举办相关业务培训5场,目前已实现备案在册的中介机构全覆盖。
为打造集成、融合、共享的增值服务体系,今年9月初,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永康农商银行挂牌成立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增值服务中心,内设融资理财区、电销客服区等4个功能区块,覆盖登记注册、银行贷款等50多项业务,配有“金管家”政银商户服务队深入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一线送服务、解难题,开设“商户课堂”定期邀请创业导师讲授创业故事、传授技能技巧,一站式个体工商户综合性服务平台全新亮相。
“中心揭牌以来,已有20多户商户到我们这里的自助打照机就近领取营业执照。我们通过‘商户课堂’讲解贷款政策、最新法律,回头客不少。”永康市农商银行丰收联盟商户专营中心主任方茁说。
“今年生意怎么样?企业经营上有没有遇到困难?”在浙江璟源工贸有限公司永康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质量品牌服务专区,助企专员与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据悉,浙江璟源工贸有限公司当前正面临生产新型电子锁创新的设计理念无法满足当下防盗安全门新国标对锁闭点要求的困境,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了解相关情况后,服务专区迅速启动涉企问题闭环联动解决机制,将该企业诉求自内分流至相应职能科室,负责承办的科室主动上门提供新国标讲解、关键零部件攻关指导等服务,帮助该企业渡过成长难关。
塑造发展新动能,比拼的不仅是政策规划、产业布局的速度,还有服务的力度和温度。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永康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一个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超预期、个性化的衍生服务,成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枢纽。今年以来,该中心共收集问题283个、办结279个,办结率达98.6%。其中,质量品牌服务专区实行一口受理、一体联动的多跨协同护企解难模式,跑出助企服企加速度。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业务8.41万件,召开企业座谈会10场,走访企业118户,收集并解决企业困难90余个,问题解决率达100%,帮助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超100万元。
人才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永康坚持把育强技能人才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系统重塑政府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和人力资源增值服务一体融合新模式,突破高技能人才瓶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