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洗手不再“冻手”
“暖手行动”为山区学生送温暖
本报消息(记者 舒珊珊)“今天的水很暖和,冬天洗手再也不用怕冰了。”日前,在永康市中山小学食堂内的洗手池边,几名小同学一边洗手一边高兴地说。
中山小学位于唐先镇五指岩附近,是典型的山区学校。去年寒冬,最低气温一度达到零下六七摄氏度,屋檐上挂着冰凌,自来水冰冷刺骨。今年冬天,随着永康教育民生项目“暖手行动”的推进,该校装上了热水器,孩子们从手心暖到心窝。
为解决山区学生的冻手问题,今年永康市教育局依托“暖手行动”,聚焦中山小学、八字墙学校、永祥小学、新楼小学、柏岩小学5所山区学校,对各校的卫生间、食堂等供水点进行供暖设施提升改造,实现山区学校冬季洗手暖水供应全覆盖。
“我们会根据气候变化调节水温,一般保持在30℃,确保手感温暖适宜。日常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假期断电。”中山小学负责人成腾飞说,在安装暖水供应设施前,该校曾提出安装小厨宝、恒温水龙头、热水器等方案,最终在综合考虑线路承受力、出水温度控制等因素后,选用一款容量为50L的家用热水器,并对进水管道进行保温,以防冻坏破裂,一次加热后可以满足全校78名学生的洗手需求,目前已在食堂和卫生间完成设施安装。
永祥小学负责人吕丽恒说,在为师生引入冬日暖流的同时,希望借助此次“暖手行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护水资源的理念,利用班级授课或在洗手池边张贴温馨提示牌等方式,提醒大家合理用水,养成厉行节约、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永康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业根表示,立足山区学校的局部试点,永康将不断查找问题、深入调研,对该市各中小学校的用水点、水电线路、空间布局等进行详细勘察,在综合考量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逐步推进“暖手工程”在校园全面铺开,让师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