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助屏岩山隧道提升改造
本报消息(通讯员 蒋锦航 吴伟佳)连日来,东阳市351国道屏岩山隧道提升改造工程紧锣密鼓推进,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工程亮点。
蓄能自发光诱导,安全“新导航”。该项目通过自发光侧边诱导标与智能控制器,实现视觉控速诱导。诱导标依据隧道设计时速动态跑动,引导驾驶员视觉控速。当车速与设计时速匹配时,诱导标与车辆相对静止;车速偏差则会产生视觉差,促使驾驶员自然调整车速,实现安全控速,同时达成节能减碳目标。
隧道巡检机器人是又一亮点。隧道内巡检机器人配备双供电系统,并支持自动巡检和人工控制巡检,能全方位监测隧道内环境数据,如遇异常即刻向后台报警。同时,机器人具备自动避障、声光警报与高清直播摄像功能,利用智能算法提升异常事件识别分析能力,有效预警潜在风险。
这项改造提升工程还包括隧道设备全生命周期管养系统和隧道综合业务管控系统(隧道群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此平台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于一体,强化隧道群应急处理能效,保障隧道运营安全高效。平台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接入与管理、应急指挥与调度、监控与预警、控制与联动、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与维护、健康检测与视频监控以及机器人巡检等。
改造提升工程还将采用降噪路面技术,在SMA—13混合料中掺入含高分子材料和橡胶弹性材料的降噪剂。行车时,橡胶颗粒与周围颗粒会产生相对的错动或滑移,将外部荷载能量转化为摩擦与阻尼耗能,有效降低交通噪声3—10分贝。
该改造提升工程9月16日启动以来,隧道24小时全封闭施工和夜间全封闭施工两种方案交替进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