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办好民生实事需要态度更需智慧

□何思涵

去年,我市首次发布“民政惠民有感”十方面民生实事,专门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慈善事业、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等民生重点领域,梳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十方面民生实事均交出亮眼成绩单,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民生题也是“民声题”,“民呼我应,民呼我为”是解题关键,但让“有解”变“优解”,不仅需要务实担当的态度,更需服务为民的智慧。

办好民生实事,需要态度。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出行是否舒适、买菜是否便利、健身器材是否完善等,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在群众可感可及的小事上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照见民生之大。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区党委书记郭朝明扎根社区10多年,成立流动调解工作室,遇事就调、随时可调、随叫随调,把社区居民的一件件小事装在脑子里,服务到大家心坎上;浦江县塔山社区党委书记董圣航,为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多方协调沟通,用“铁脚板”踏遍“楼梯板”,一个月内推进小区充电桩项目落成。坚持“有解”,下足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体现了“以百姓心为心”的担当。

解难题更需要有解好题的智慧。难题之难,往往在于牵涉利益主体多、问题纷繁复杂。蛮干硬干,不尊重客观实际,难以实现突破;创新思路,讲究工作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比如,金华首创“家庭警察”基层治理机制,让民警常驻社区微信群,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云享药房”以线上服务端为窗口,集查询、购买、位置导航等功能为一体,直接让“人等药”变成“药等人”;把养老服务送到“家门口”,不断提高老年助餐服务点覆盖率……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才能实现难题“有解”更有“优解”。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