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高质量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

我市打造“15分钟青少年成长服务圈”

本报消息(记者 陈芮)围棋“人机对战”、搭建“美德塔”、“龙在飞”舞龙体验、“双龙戏珠”投篮挑战、一“箭”倾心射击体验……

“这里的活动太好玩了,以后每个周末我都要来。”上月28日,婺城区雅畈小学四(3)班学生汪洋在雅畈镇青少年宫参加迎元旦活动后说。

“家门口青少年宫”是各县(市、区)青少年宫延伸拓展到乡镇(街道)、村(社)的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微阵地,为青少年提供就近就便的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

2023年6月,我市第一家“家门口青少年宫”——雅畈镇青少年宫建立。不同于社区附近的校外培训场所,这里所有课程都由市青少年宫的专业老师提供,并且按照市青少年宫的公益性运营模式,面向社区及周边青少年常态化开放。

“除了兴趣培训,还有假日托管、公益研学……周末、假期活动特别多,家里两个孩子抢着参加。如孩子报名参加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有保障,我们很满意。”雅畈小学学生家长程芳芳对“家门口青少年宫”赞不绝口。2023年至今,“家门口青少年宫”已覆盖全市28个乡镇(街道),辐射206个村(社)。

“积极发挥市青少年宫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出‘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分宫式、旗舰式、便利式三类。”市青少年宫主任舒珂介绍,分宫式是以雅畈镇青少年宫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打造集兴趣培养、体验活动、成长帮护等综合性的微型青少年宫运行单元;旗舰式是以市区和悦社区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把服务场景融合到社区现有的服务环境中,少先队社会化的组织引领、德育实践双向加持;便利式是以市区光南、黄泥岭、金奥等社区家门口服务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挖掘社区特色、量身定制具有辨识度的教育品牌。

此外,建设上坚持“一阵地一特色、一村社一方案”。如义乌“家门口青少年宫”建成数量居全市首位,覆盖当地13个乡镇(街道);武义把青少年宫嵌入未来社区创建中,实现资源联动、服务共享;兰溪在志愿服务队伍助力下,青少年公益服务和文明创建巧妙“联姻”;浦江将兴趣课程和公益托管班强强联合。

2025年,我市拟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1家,改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0家。“我们将继续建好、用好‘家门口青少年宫’平台,让优秀师资力量进村(社)、送服务,驻基层、创课程,打造‘15分钟青少年成长服务圈’,助力青少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舒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