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完善路网 强化接驳 治理堵点 倡导绿色

我市多措并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本报消息(记者 叶永永)记者昨从金华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坚持开门治堵、协同治堵、精细治堵,在完善路网、强化接驳、治理堵点、倡导绿色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据百度地图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我市城区周末拥堵降幅、通勤高峰拥堵降幅均居全国前列。根据主城区高德运行指数测算,我市高峰时段平均时速为30.4公里,道路整体通畅有序。

城市治堵事关群众生活、事关治理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与焦点。

我市以“织路网、疏堵点、通断头”行动为抓手,通过织密城市路网、构建立体交通网、优化路口通行效率、做好静态交通设施保障等工作,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设施体系。

2024年,我市新建和改造东阳街、文渊街、新达路等城区道路11.48公里,打通丹溪路西延等14条城区断头路;纵深推进一环路快速化改造、海棠东路武义江大桥、仙源路湖底隧道等立体化交通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金龙路怡村路口等城区拥堵路段8处,优化城区信号灯绿波带18条,精细化提升路口交通组织5处;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859个。

聚焦出行难点,我市深入贯彻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通过优化公交线网、完善轨道接驳、升级公交适老化服务等举措,打造了以绿色交通为特色的多层次、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2024年,我市城区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14条,开通婺城区人民医院就医健康专线等5条定制公交线路,新增金漪湖等多处站点,开通双龙旅游假日专线和金兰夜间公交;在金义东轨道全线设置55个公交站点,开通196条公交线路,在万达广场站、八一南街站等实施轨道交通与指定公交线路优免换乘;新增低地板公交20台,9路、28路等城区主要公交线路全面完成低地板车辆更新。

针对医院、商圈、学校等重点区域,我市开展交通拥堵专项治理,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如通过增设停车位、拓宽改造道路、优化入院线路等措施对市中心医院周边交通进行优化;实施环世贸周边道路优化工程,将兰溪街步行街改为单向通行道,有效提升宾虹路通行能力;科学调配车站周边滴滴出行和出租车运力,动态调整公交线路,保障校园周边交通通畅、有序。

此外,我市持续开展绿色出行进社区、进礼堂、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五进”活动,通过发放公共交通“碳积分”兑换券、倡导机关干部低碳出行、提升出行服务等举措,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宣传,营造绿色出行良好氛围。

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化拥堵治理行动,在停车资源配置、公交微循环、交通智慧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解决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常发性拥堵难题,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