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实现对林区全天候360度智能监控

“林火智治”守护八婺绿水青山

本报消息(记者 倪晗)近日,记者在金义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看到,大屏幕实时播放当地林场监测画面。工作人员梅桂伟说,15个接入“林火智治”系统的高空数字影像设备实时监控辖区内的重点林区,一旦发生疑似火灾,系统会自动向护林员、消防系统发出警报。

秋冬季节正是森林防火关键期,“林火智治”上线后,实时监测火情,可以实现森林火情早知道、早预警、早扑灭。据了解,该平台还能记录护林员日常巡护的轨迹、时长,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管理。护林员也可以通过“林火智治”小程序,上报日常巡护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处置的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入选防火预警监测及信息化管理试点为契机,建立融合基础地理、护林管理、监控视频等于一体的森林防火“一张图”,创设森林防火能力指数,制定全市统一的属地森林防火工作评价体系,多跨度协同打造“林火智治”数字化应用场景。

“林火智治”数字化应用场景投入使用后,按照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林区的全天候、360度智能监控,将护林员、早期处置队伍、村级林长、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自然资源保护地)、林业主管部门等统一联动调度,火情告警及时处置率超95%,处理时长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为做到防火于未“燃”、守护全链条,我市突出技防,强化多级联动,融合集成卫星遥感、高空监控、无人机巡护、护林巡护等多种监管方式。“林火智治”应用场景累计上线323个高空监控,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处理,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并区分自然热源与火源,减少误报率,提高预警的精准度。收集海量视频数据,通过“林火智治”分析算法进行深度挖掘处理,自动识别并区分自然热源、云雾、烟尘等干扰信息。突出人防,实时监测1249名护林员上线情况,实现设点打卡、巡护统计、在线预警等功能,进一步压紧压实护林员巡护责任。

为实现智能评价,全方位监督,进一步完善防火能力指数,“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建立51项防火能力因子库,针对重点区域建设32个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点,实现对整个森林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推行气象雷达监测火灾试点应用,预警时间比卫片告警提前20分钟,空间预警位置偏差在5公里以内,全面掌握市域内火情监测情况。

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收集护林员巡护轨迹数据1.5亿条,用户数超4800个,护林员日均在线数量超1000人次,日均收集护林员轨迹数据超1万条,上报风险普查隐患信息4万余条,完成采集全市森林防火储备库161个、机具4.5万余件。全市森林灾害发生率、受害率均处历史低位,在全省林业考核中实现八年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