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逛市集 听宣讲 学思想

理论宣讲市集进基层有趣又有味

本报消息(记者 陈浩洋)理论宣讲摆地摊、八婺文化赶大集。昨日,磐安县江南药镇养生博览馆外热闹非凡,“婺江潮声”青年宣讲百人计划总结交流暨“擦亮八婺文化金名片”理论宣讲市集进基层活动在这里举行。听宣讲、做漆扇、捏糖人、拓福字……这场有趣又有味的宣讲市集,吸引不少群众前来赶集,一站式体验八婺文化的独特魅力。

婺城推出打卡集赞,可现场体验铁店窑风铃编织;金东带来雕版印刷技术,可以体验拓福字;兰溪设置文化类互动问答,答对即送一份兰溪文创产品;义乌邀请吹糖艺人吹捏糖人;浦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送剪纸、春联;磐安现场展示竹编、核雕等传统工艺……活动现场,各县(市、区)带来的非遗体验、文创产品、互动游戏深受欢迎,各理论宣讲摊位前纷纷排起长队。

市集有文化味、烟火气,宣讲更是接地气。“婺江潮声”青年宣讲百人计划宣讲员、非遗传承人、文艺工作者通过“非遗+宣讲”“道情+宣讲”“快板+宣讲”等形式开展宣讲,现场展示八婺文化。

“谁能想到熊猫猪猪住的是星级酒店,而我们在猪舍里喝咖啡。”当来自婺城的青年宣讲员讲起《熊猫猪猪的前世今生》,摊位上的两头乌美食也引起大家的兴趣。来自兰溪的青年宣讲员讲述《早茶街的幸福密码》,一下子把大家“拉”进游埠镇的早茶街,体验向往已久的慢生活,顺便了解李渔文化。

“画里的人为什么提着一只鹅?因为画的是王羲之以书换鹅的故事。”在浙江大学带来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摊位前,来自浙江大学哲学院的大四学生张人杰正给大家讲古画的故事。她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藏品12405件(套),她和同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古画从静到动、从历史到现实的艺术生命力。

让群众听懂才是硬道理。“开展理论宣讲市集进基层活动,目的就是充分发挥青年宣讲队伍的重要作用,在贴近青年、贴紧群众的理论宣讲中,推动更多八婺青年参与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推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地方的探索与实践,在鲜活的宣讲场景中打动群众、深入人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一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青年理论宣讲的创新路径,启动“婺江潮声”青年宣讲百人计划,吸纳100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95后优秀青年加入宣讲队伍,签订全周期“积分制”成长协议,通过“一月一主题蹲点宣讲”,拉伸脚力、打磨眼力、锤炼脑力,在沉浸体验、实训实战中提升宣讲综合能力素质,以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提高宣讲的到达率、走心率。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磐安县委宣传部承办。现场,市委宣传部和浙江传媒学院共建青年理论宣讲基地揭牌。百人计划宣讲员分别围绕“很高境界的富”“婺剧传承发展”“社区民警履职”“李渔文化活化利用”,开展移步换景的沉浸式宣讲。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青年学生代表和百人计划宣讲员交流分享参与蹲点宣讲的感想感悟,来自省委宣传部、高校、基层的相关负责人交流分享迭代蹲点宣讲模式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