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声音

听——

罗 帆

在诗歌艺术中,法国诗人戈蒂耶曾赋予这门艺术特殊的意义:“请把构思的火种放进不朽的材料中。”此处的材料是指词汇和声音这两种艺术技法。诗人冯至的诗《听——》正是将这两种艺术材料燃烧成构思的火种,让熊熊烈焰照亮我们的胸膛。

整首诗结构简单,只有两节。第一节诗人通过自我聆听,进而阐述内在的想法,并埋下第二节的伏笔;第二节延续上面的情感节奏,让诗人与读者挨近,像一对交头接耳的知音,互相倾诉心声。

在我的心房演奏着什么音乐,

我自己呀也不能说明,

许是深秋的小河同落叶

低吟着一段旧日的深情,

也许是雷雨的天气

狂叫着风雨和雷霆:

你喜欢的是怎样的声息,

只要你,你怎样地一听!

诗人先是自我发问,像歌剧开场前的画外音,吸引读者跟着节奏缓缓进入剧情,探究诗人心房里到底演奏着什么音乐。

看似混沌的布景之下,诗人旁白着“自己也不能说明”,画外的两段小插曲便奏响了。一段小插曲是一个也许的猜想。

第一段哀思曲,低吟自深秋的小河与落叶的旧情,它们徘徊在往日的情怀里,一片落叶浮在小河的水面上,随着水流漂向远方。它谱写着诗人落寞的情绪,他像站在音乐盒里的木偶人,当旋转体内的情感发条时随音乐缓缓起舞。

第二段轰鸣曲,狂叫着风雨和雷霆,诗人以雷雨的天气隐喻生活里的困苦,它们替诗人咆哮内心深处的不安或不平。

低吟和狂叫,是诗人的自我形容和想象,用了两段插曲呈现出诗人心房的音乐风骨。似是喘息的间歇时,诗人凑近你,轻声问你喜欢哪一段曲子呢。

如果你是淡淡的朋友的情绪,

它哀诉的声音便充满了凄清——

它说旧日也散布过爱的种子,

可是希望的嫩叶都已凋零……

如果你紧紧地向我的心房挨近,

像一轮烈日照在地上蒸熏,

那么,风雨雷霆你便不难听见,

听出来一片新鲜的宇宙的呼声。

奥地利诗人莱瑙曾说:“莫扎特会用悦耳的天使童声说话,他把我们捧上天堂;贝多芬用巨人粗犷的噪音说话,他召唤我们去攻打天堂。”诗人冯至将音乐性的对比法也运用到这首诗中,延展出第二节的诗句。

诗人假设了两种身份来聆听第一诗节中所提到的两段插曲,第一种身份是淡淡的朋友,第二种身份是挨近心房的知音。诗人将“我”和“你”以两种身份来提升整首诗的精神内核。

在第一诗节中用了两个“也许”,那么在第二诗节中用了两个“如果”,如此前后之间互相有了映衬。第一个如果,听见了希望的嫩叶凋零的哀诉,尽管它为我们诉说了旧日爱意的美好,但一切已成枯卷的落叶。

第二个如果,你已挨近了诗人的心房,真正听到了那雷霆般雄伟的呼声,仿佛一轮烈日熏在地表之上,让你不仅看见新鲜的宇宙,还听见来自那片宇宙的呼声,以此感受到“过去和当今的世界在同我更加大声地说话”(引自歌德《罗马哀歌》)。

诗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聆听自己,也聆听世界。感观让我们的情绪变得饱满,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