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声音

木头娃娃百年历险记

黄晓艳

美国作家雷切尔·菲尔德的《木头娃娃百年历险记》是获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作品。

国内很少有资料介绍雷切尔·菲尔德,关于她的生平往往仅有寥寥数语,她出生于1894年,卒于1942年,不到50岁就匆匆离世。《英美儿童文学史纲》一书对其介绍也相当简短,仅仅提及她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同时还是一位艺术家”,其中罗列她的著作,我们现今能在国内找到译本的也仅有《木头娃娃历险记》《卡利科灌木丛》《孩子的祈祷》等儿童文学作品。在一些介绍美国戏剧发展的书中,往往将她与尤金·奥尼尔、托马斯·沃尔夫等人并列,可见她在戏剧上的成就不俗。

尽管雷切尔·菲尔德在我们国内鲜为读者所知,仍然不能掩盖《木头娃娃历险记》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优秀。故事讲述一个叫希蒂的花楸木木头娃娃,从最初在老货郎的手中诞生,与不同的主人相逢又分开,历经百年旅程,看尽世事百态,最后被收藏在一家古玩店。作者赋予它灵魂,让它能看会思,并写下自己的回忆录。希蒂回忆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木头娃娃的经历,还是美国百年历史的缩影。

希蒂最初的小主人叫菲比,她的父亲是一位捕鲸船长,一次出海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船上厨师,船长只好说服自己的妻子,让她充当厨师。于是,菲比和希蒂也跟着一起出海了。捕鲸业可以说是石油产业兴起之前美国的主要产业,梅尔维尔以“捕鲸”题材创作的《白鲸》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这部极具戏剧性的小说以浪漫手法详细描写捕鲸船及捕鲸的过程。《木头娃娃历险记》中关于捕鲸情节,仿佛是作者有意向梅尔维尔致敬,篇幅虽不长,却包含了捕鲸船这个海上独立小社会的百态。不仅有船员们齐心协力捕鲸的场景,同样有大海波谲云诡的时刻,人心复杂难测最后导致船毁险些命丧大海。被过往船只救起之后,他们到了印度,由于菲比的小疏忽,希蒂与他们一家永远分别了。

之后,希蒂经历了许多任主人,有贵格教派家庭的小女孩,有肖像画家,有时尚服装设计师等等,每流转到一位新主人的手中,就留存一段时代发展的印记。在整部小说中,菲尔德不仅向梅尔维尔致敬,还让诗人约翰·格林利夫·惠蒂尔为希蒂写了首诗,查尔斯·狄更斯也亲手将它捡起过,至于在19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阿德里纳·帕蒂的演唱会上,希蒂甚至还与当时的小主人一起站上了演唱者的舞台。

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这些名人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故事,使希蒂作为一个古董娃娃“身价倍增”,也使整个故事有了时间坐标。我们通过交通工具的变化、人们观念的转变、时髦事物的出现等等能大致推测出整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百年间,而有了这些名人作为坐标,更铆定了故事的不可动摇性,使这个虚构的娃娃有了真实的依据,亦真亦幻,真假难辨。

当然,故事也不仅仅是对希蒂百年间所经历之事的简单罗列,通过希蒂的眼睛,作者表达着自己的想法。19世纪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大事是南北战争,作者虽然没有让希蒂置身于残酷的战场,但她安排希蒂在南方和北方的家庭中都生活一次,让它看到战争带给双方同样的伤害,又让它感受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全都是善意”。这是一个木头娃娃不能理解的事,却是读者能心领神会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儿童也应该拥有我们民族、国家自己的古董“木头娃娃”。它不该是谢脁陪葬的木偶,应该成为孩子另一双眼睛。它岂止历经百年,它更该历经千年,用它自己至灵至性的坚韧的生命带着新时代的孩子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