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公布
最高补贴额增至1200元
本报消息(记者 钱迎亚)记者昨从市商务局获悉,我市2025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公布,消费品以旧换新又添新利好。
在市区李渔路的爱玛电动车专卖店,市民吴女士看中一辆3500元的电动自行车。吴女士登录浙里金消平台,在商家协助下按要求填写信息,享受最高额1200元立减优惠,在平台上扫码支付2300元。同时,旧车经评估后可按400元进行报废回收,吴女士又获得经销商转账400元。“相当于只花了1900元,太划算了。”吴女士说。
据了解,此次补贴针对个人消费者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新车,并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电动自行车,每人限补贴1辆。“今年的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与往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在优惠幅度、操作流程上都进行了优化升级。”市商务局流通发展处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政策有三大亮点。一是补贴力度显著提升,补贴比例由去年的20%提高至40%,最高补贴额从500元增至1200元,补贴比例在家电、3C数码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最高。在立减同时,消费者还能获得旧车报废补贴,享受双重优惠。二是操作流程更加便捷,取消“人车合一”证明要求,简化材料提交程序,只需本人携带身份证件,提供完好带电瓶旧车及旧车购买发票即可享受。针对发票遗失情况平台提供承诺书替代方案。三是参与经销商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原有一般纳税人基础上,新增优质个体户参与销售,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为确保新一轮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精准落地,我市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专班为抓手,统筹协调、一体推进。发改、经信、公安、消防、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工作,健全从生产到回收各环节制度标准体系,建立全链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保障本次活动安全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