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籍国际药物化学家谢恬 何以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通讯员 应佳丽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学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西整合控瘤新药专委会主任委员,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术院长谢恬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据了解,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成立于1841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化学学术团体,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权威学术机构之一。根据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推荐,该学会每年遴选出在化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对化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领域科学家,或对化学界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其会士称号。
RSC会士的评选标准极为严格,候选人需要在化学科学领域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并对化学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目前,全球RSC会士人数仅约1500人。“收到证书时才知道这个消息,觉得很荣幸。”谢恬表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成就的肯定,也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化学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因为父母身体不是很好,所以从小就下决心要学医。”谢恬出生于武义县桐琴镇,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取得武义一中应届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绩。40多年来,谢恬教授团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新药研发,濒危珍稀中药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人工繁育技术与生态栽培,“浙八味”创新药物研发、绿色化学、脂质体纳米制剂、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医教研与转化工作。
谢恬教授当选RSC会士,离不开多年来他在医药领域不辞辛劳的耕耘。
卓越的学术成就:谢恬教授在天然药物研发、药物化学、绿色化学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力,多项研究填补国内外空白。
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谢恬团队创新提出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研发新药,带领团队从“浙八味”中药温郁金成功研发原创抗癌新药榄香烯脂质体(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榄香烯口服乳)等。榄香烯脂质体是全球首个分子配伍抗癌新药、全球首个产业化的脂质体纳米制剂、全球首个仅含碳氢元素的新药,颠覆了药物化学等教科书“无氮氧不成药”的观念。
国际学术影响力:谢恬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h-index 54,i10-index 178,总被引次数11700多次,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在全球化学与医药学界的地位。
跨学科交叉研究:谢恬教授的研究不限于化学领域,还涉及药学、中药学、生物学、医学及中西医结合等学科,体现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卓越能力。
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岐黄学者,谢恬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2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荣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树兰医学奖、中国药学发展奖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杭州市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身为杭师大药学院院长,为了给青年科教研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谢恬教授把历次获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团队师生,并在母校武义一中设立以父母名字命名的“华宝若兰助学奖学金”,鼓励后辈在科研道路上奋发有为。“现在团队里有一个博士生也毕业于武义一中。”谢恬教授说,家乡的学生让他很有亲切感,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金华学子加入自己的团队。
“生命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没有辛勤付出就没有成功。”谢恬教授介绍,做实验没有朝九晚五的作息规律,在杭师大药学院,团队成员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晚上实验室都是灯火通明,“新药研发可以造福百姓,既要付出脑力又要付出体力。”
谢恬教授每年回武义的次数不多。今年春节前他回武义探亲,和家人吃了顿团圆饭后又匆匆赶回实验室投身工作。
“近几年趁小长假去过家乡的牛头山、花田美地、璟园、古城等景点,武义一中搬迁新校区时回过母校,新校园很漂亮。”
谢恬教授说,虽然每次来去匆匆,但他一直关注家乡的变化,看到武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快速发展而深感自豪,“武义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种植中药材的天然优势,希望武义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能汇聚起来,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