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助力实体经济——
以金融“活水”滋润东阳小微企业
本报消息(记者 冯俊江)东阳以建筑、影视、红木、针织等产业闻名,工商银行东阳支行以金融“活水”滋润当地众多小微企业。昨天,东阳晓昇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昇林给材料商打了一笔货款,心中更添发展底气。“有了工行的100万元贷款,我能安心接春夏订单了。”这笔低息信用贷款,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原来,春节前,工行白云支行工作人员走进东阳针织行业协会年会,向数百名会员推介针对小微客户的“特色产业贷”。这款金融产品无需抵押物也能贷,审批快、利率低。谭昇林一听就动心了:“我做纺织生意,订单不缺,但货款没回笼,原料钱发愁。”了解到其需求后,工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5天批下100万元,年化利率仅3%多。
“特色产业贷”是工行一款主要围绕浙江省内开发区及小微园区、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内小微客户而特别推出的金融贷款产品,经测评后可以信用方式申请贷款,能及时满足小微经营户的资金需求,个人端、公司端最高授信额度均可达300万元(含)。
因“精准适配、快速审批、灵活担保”,产品去年底推广以来备受青睐。在巍山镇白坦村经营金银丝生意的老吴,先前因抵押物贬值,企业贷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工行客户经理厉婉婷上门走访发现这一情况,在核查资产和信用后,很快为其办理了200万元贷款。“灵活、实惠、方便,对小企业来说挺实用。”老吴高兴地说。拿到钱,他还当起“义务宣传员”,拉着四五个同行申请贷款。
自省工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工行东阳支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走进园区、商圈,摸清企业主需求。截至目前,已走访500多名客户,为针织、红木、影视、渔具等10个特色产业和产业园批量化定制方案,累计发放贷款4800多万元。“针织缺流动资金,我们快批;红木采购周期长,我们调额度。”工行东阳支行个人业务部副经理包泰颜说,“走访让政策更准,企业满意,我们也踏实。”
今年,中央和地方频频强调支持民营经济,金融是关键一环。小微企业是东阳命脉,服务好坏关乎千家万户。“国家政策指方向,我们就得跑起来。”工行东阳支行行长吕建伟表示,“‘特色产业贷’让企业活起来,一个企业活了,就能带一片,这正是金融的意义。”
金融是血脉,企业是根基。在东阳,工行正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做实金融服务,浇灌出一片片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