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人文

春来紫燕飞

骆一平

风和日渐暖,柔桑破嫩芽,乱花迷人眼,紫燕啄春泥。

紫燕,作为一种可爱的小鸟,常在婺剧里出现。折子戏《打金枝》,讲皇帝女儿与将军夫婿,一对小夫妻之间吵架的故事,表现宫廷帝王家的人情世态,富有生活情趣,很受观众喜爱。升平公主出场开唱:一对紫燕双双飞,一只高来一只低,用的是比兴手法。公主觉得,她与驸马郭暧,好比是一对燕子,虽然双飞双落,自认为地位有高低,任性娇惯得很。

小戏《僧尼会》:但听得莺声吱咯啼,呢喃紫燕去衔泥。说的是紫燕忙忙碌碌,穿梭田间,衔泥筑巢,准备生儿育女。

紫燕,也称越燕、汉燕,分布于江南。宋罗愿《尔雅翼·释鸟》:“越燕,小而多声,颔下紫,巢于门楣上,谓之紫燕,亦谓之汉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越燕多在堂屋中梁上作巢。”

古代诗文中,多有吟咏紫燕,如唐杜甫《柳边》: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顾况《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明徐霖《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清杨林兰《声律发蒙》:“说破春愁双紫燕,唤回午梦一黄鸥。”

不过紫燕,也称“紫燕骝”,在古代泛指骏马。《西京杂记》卷二:“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骝。”《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燕骈衡,绿蛇卫毂。”吕向注:“紫燕、绿蛇,皆骏马名也。”沈约诗:“紫燕光陆离”,注:“紫燕,良马也。”梁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李白《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明代何景明《七述》:“马则骅骝、赤骥、紫燕、青骥,漉漉师师,駪駪骙骙。”

而且紫燕,又是一种植物花草名,即日本鸢尾的别称。黄褐色,栽培在庭院观赏,花色艳而不俗,很好看。

紫燕是候鸟,年年跨越山水,不畏艰险,勇毅前行,顽强返回故地。成对或成群,栖息于村落房顶,活跃在附近河滩田野。在绿地,田野穿行,迅速敏捷,时而飞得很高,俯冲滑翔,时而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时而发出尖锐急促的叫声。闲时,伫立乡村老宅门口,蒙蒙微雨中,看燕侣双飞,卿卿我我,是挺惬意的享受。

神话中的燕子之国,叫乌衣国。《六朝事迹》称,金陵有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为业。海船失事,他误入乌衣国,娶妻生子。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思念前事,遂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为乌衣巷,作诗云: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戴复古《燕》诗: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村。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诗:乌衣之国定何许,一双燕子能飞来。后借用来赞美男女结合,繁衍昌盛之地。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人们居住的屋檐下,如果筑有燕窠,似乎就平添了一份安宁、吉祥、愉悦。许多父母,很乐意把宝贝女孩起名为“燕子”,时时叫唤。

冬去春来,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尽管时代不断变化,它们笑迎挑战,在宏伟的高层建筑上,车水马龙的街廊下,也常见紫燕安家。勤劳的燕子夫妇,按照遗传学的指令,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起早落夜,飞进飞出,衔泥筑巢,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它们不理会人世间那些无聊的争吵,也不计较屋檐下的富贵贫贱,专心产卵孵雏,哺儿育女,耐心呵护小燕子一天天长大。这种精神,令人佩服,使人感动,值得尊敬。

草因地暖春先翠,燕为花忙暮不归。辛勤劳作,捕食害虫,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好好爱护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