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擦亮“金字招牌” 让婺学活起来火起来

王文政 金华文史研究馆馆员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员

金华市委发布的《关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的实施方案》富有现实可行性,强调“加强金华学派研究,打响‘千载婺学’标识品牌”,为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建设注入了精神动力。

吕祖谦是婺学的“金牌人物”,他一生开创“经史并重、义利兼济、德文双修、学行并举、诸派兼容”的精神,是婺学的哲学灵魂。他以举业为抓手,通过举业影响士子,通过士子影响进士,通过进士影响官员,通过官员影响朝政和社会,促进浙中乃至江南地区从农耕社会向耕读社会转型。吕著就是金华的“四书五经”,浙东的“四书五经”。金华“小邹鲁”,浙江“文化之邦”,都离不开吕祖谦及其家族的“中原文献之传”,其功无以言表。

明招和丽泽一样,是吕祖谦生死不离之地。明招文化是婺学的灯塔、浙学的里程碑。近年来,武义以明招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内涵、上下联动、宣传普及等方式,进一步赓续吕学文脉、擦亮婺学标识,如做好吕氏遗址保护,推进其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成为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致力于明招文化公园规划等。在省市有关方面支持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吕氏家风”纪录片与专题,在明招讲院展陈“吕氏家风与明招文化”,建立文物碑廊。在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领衔担纲下,不断地坚持“吕祖谦与明招文化”课题研究,以及开展讲座、编书等。

加强金华学派研究,打响“千载婺学”标识品牌,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首先,擦亮“金字招牌”,通过多种方式将婺学传播得更远;其次,制定战略战术,如何打包婺学现有软件与载体需要有方案,要对现有的《吕祖谦全书》《范浚集》《陈亮集》《悦斋文钞》《北山四先生全书》《金华丛书》等作科学系统的梳理;再次,普及婺学软、硬件工作,一点一点地播撒,一条一条地宣扬,要让婺学从概念化、抽象化中走出来,活起来,火起来;第四,完善配套建设,加速建成丽泽书院的成套建筑与设施,配套建设东莱竹轩,早日落地吕祖谦公园,配合现有的王柏公园等重建一些宋韵人文景观,让本地人有处可徜徉可凭吊,让外地游客有实感可体验,让有心人有地可寄托可推介;第五,将婺学标识与文旅品牌建设紧密结合,比如研究和打造“千里婺学之路”(千里宋韵诗路),先境内后境外,逐步扩展。

(记者 张益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