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生态宜居
东阳北后周走出特色发展路
本报消息(记者 卢师慧)近日,东阳市六石街道北后周村肇庆堂古建筑群内的竹编博物馆对外开放,首批游客沉浸式感受了500年竹编技艺的魅力。作为东阳竹编发源地之一,该村以竹青、赤红、镜蓝“三色文化”为引领,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的特色发展路。
北后周村自明代便以“家家户户做竹编”闻名,产品销往日韩及欧美。如今,村内不仅建成竹编博物馆,陈列近300件精品,更打造竹编研学基地,每年接待超200批次团队。孩子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孝强指导下,学习编织竹篮、竹灯,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为顺应市场需求,村内增设竹编新老展示馆、精品工艺馆等10个体验馆,集体验、销售、创新于一体。
北后周村还是革命热土。1934年,中共东阳北乡区委在此成立,革命先驱卢牛以茶馆为秘密联络站开展斗争。在街道支持下,卢牛故居已修复为“星火六石记忆馆”,通过家书、照片及场景还原,生动展现农会运动、抗日斗争历史。馆内全息投影技术重现革命场景,吸引党员干部及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村内肇庆堂古建筑群以独特风格吸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烈火刀影》等20余部剧组取景,年接待剧组40余个,助力村集体增收。
北后周村还借势未来乡村建设,打造国潮文化大院,通过数字设备实现一键开馆、互动体验,融合竹编文创、古装剧服饰道具展示,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网红打卡地。同时,与横塘、金鸡两村携手推进“北境潮乡”项目,横塘依托戚高山军事遗址开展户外探险,金鸡利用原始山林打造帐篷营地,未来将联动民宿群、徐庄夜市与亲水营地,形成“红色教育+影视创作+生态休闲”文旅闭环。2023年,该片区获评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优秀村。如今的北后周村,既有百年古建韵味,又有现代产业活力。从竹编工坊到红色展馆,从影视片场到研学基地,“三色文化”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