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竹文化 直供高山菜
婺城沙畈唱响“三色”共富曲
本报消息(记者 余美娜 吴潮宏)日前,“金农好好·共富市集”暨婺城区沙畈乡第八届竹文化活动中,南山各乡镇的茶叶、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沙畈乡各村的千层糕、麻糍、粽子等小吃,以及“供富大篷车”带来的日消品下乡,吸引远近居民前来游玩、购物。
“我们沙畈乡的箬叶包粽子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市集上,周村的包粽子好手一边熟练地包着粽子,一边向游客介绍。
沙畈乡是婺城区面积最广的一个山区乡,是婺城西南山区主要竹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该乡以“三色沙畈”建设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绿色生态保护和金色产业发展。通过“红色地标”促研学,探索山区根脉传承共富路,做深做透林下“一片叶子”产业,探索山区优势土产共富路,大力推广“笋竹两用”模式,积极发展“一片箬叶”经济,先后成立箬叶抚育栽培基地和“林下粽”共富工坊,小小绿叶成为增收致富“金叶”。
沙畈乡党委书记郑展科介绍,自2012年以来,沙畈乡竹文化推广活动拓宽了山区致富思路,深受群众喜爱。本次活动通过“金农好好·共富市集”和竹文化活动搭建起农产品展销、文旅融合桥梁,让沙畈的竹笋、生态农产品走出深山,进一步打开品牌知名度。
当天,金华市“百镇千户万元供富大篷车”小农订单发放仪式也正式启动,引领山区农业从“分户散种”向“以产代销”转变,实现订单富农。金华市供销大篷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4个山区乡镇签订订单农业协议,市供销社向“供富大篷车高山蔬菜直供点”合作饭店授牌。
婺景生态园是“供富大篷车高山蔬菜直供点”合作饭店之一,负责人李菲告诉记者,酒店每月蔬菜消耗量约1000公斤。沙畈的高山蔬菜品质可靠,通过本次签约,不仅可解决农户蔬菜销路,还能让顾客吃上更高品质的菜品。
订单农业离不开高品质种植基地支撑。仪式上,婺城区供销社向沙畈乡发放种苗10万株,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向沙畈、塔石、箬阳、莘畈4个山区乡镇发放有机肥50吨,金华市供销大篷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市农科院签订订单农业基地技术帮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