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1587个建设项目派驻“安薪哨兵”1311名

我市创新“安薪哨兵”驻点机制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施工单位要上墙,工资发放情况要定期公布,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每个月,婺城区新狮街道劳动保障所所长王继红都要走访辖区在建项目,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落实情况,发现并上报欠薪隐患。项目工地上出现劳动纠纷,她都及时上门调解处置。

全市共有这样的“安薪哨兵”1311名。去年以来,针对欠薪线索多发、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我市组建“安薪哨兵”驻点开展欠薪治理攻坚,助力“金华无欠薪”。目前,全市1587个因欠薪被投诉的建设项目均派驻“安薪哨兵”。

我市以乡镇(街道)为欠薪治理单元,在有欠薪风险隐患的市场主体、工程建设项目设置哨点,每周动态调整,连续两个月有欠薪投诉或1个月内有两件及以上投诉的企业、工程建设项目须设置安薪哨点,欠薪线索清零之后两个月内未有新增线索的予以撤销。每个安薪哨点由1名“安薪哨兵”点对点负责,劳动监察负责人、人社督导员等为“安薪哨兵”开展业务培训,定期进项目、入企业、到哨点检查督导,手把手答疑解惑。

紧盯欠薪问题多发的重点欠薪隐患项目、企业,我市建立“专人盯、专题研、专户保、专班解”的“安薪哨兵”驻点机制。从设置哨点到撤销哨点,“安薪哨兵”全程跟进,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摸排企业用工规章制度、工资支付情况。针对工程项目,“安薪哨兵”重点检查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实名考勤制度、维权告示制度、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执行情况,通过访谈农民工、查看人工费拨付记录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履行重大案件“吹哨”责任,通过销号式管理,实现欠薪线索即接即办。

为推动企业、项目建立规范的工资支付规章制度,我市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经信、人社、住建、工会、公安等相关部门协同,对整顿效果不佳、欠薪线索多发的企业、项目组织联合执法,对屡教不改的实施联合惩戒,切实将欠薪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兰溪市根据欠薪线索量对哨点实施黄橙红三色管理,对不同等级哨点进行专题研判,精准施策,有效化解欠薪风险。

此外,我市建立“安薪哨兵”长效驻点攻坚机制,强化市县乡三级联动,市本级常态化梳理安薪哨点清单交办给属地,每周调度哨点整治情况;各县(市、区)建强哨兵队伍,全面掌握安薪哨点整顿情况;乡镇(街道)落实哨兵选派,抓好哨点整顿,以点带面提升欠薪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