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引流 沃野生金 农机出海
永康“三向发力”让春景变“钱景”
记者 舒珊珊 章陈波
近段时间以来,丽州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游园赏花、打卡拍照,春日文旅消费火热;实干奋进、抢抓农时,田间地头奏响春之曲;生产提速、开拓市场,农机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在希望的田野上,永康正以意气风发的干劲,奋力前行,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开局争先。
春日经济活力绽放
人间四月,春意盎然,永康各地推出形式多样的春日活动,吸引市民结伴走出家门踏青赏花、纵享美食,助力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4月初,芝英镇在柳川村成功举办以“花漾柳川 共富芝英”为主题的赏花游活动,游客除了可以穿梭花海打卡拍照,还能观看花田音乐派对、打铁花、汉服秀、磐安炼火等表演,为当地带来不少人气和流量。
以花为媒、文旅融合、共同奔富。“活动期间我们设置共富市集,销售特色土特产、网红美食,开展助农活动。”柳川村党支部书记施祖堂介绍,去年该村借着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示范村项目契机,修起连心共富绿道并打造油菜花田,今年已形成美景,赏花期将持续整个4月,村里将进一步挖掘赏花经济潜力,持续创新“赏花+”文旅模式,真正让“颜值”变为“产值”。
江南街道永祥片区竹海连片,土质好、水质好、天然无污染的环境优势让永祥竹笋远近闻名,素有嫩、脆、甜“三绝”之称。4月9日,一年一度的竹笋节在仙溪源村举办。在美食区,以新鲜采摘的竹笋与猪肉作馅的笋包香气扑鼻,引得游客争相品尝;竹编艺人现场展示一件件精美的竹编制品;舞台上,非遗表演韵味浓,旗袍秀将竹编制品融入其中,全方位展现竹文化。游客们挖笋品鲜、踏青赏景,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接下来,江南街道计划将竹、笋特色产业与永祥片区共富单元建设有机融合,采用“整治+产业+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全链条综合开发模式,持续做好“山水+”大文章,实现从“传统山村观光地”向“创意性、体验性、娱乐性的慢生活山居度假地”跨域发展,让永祥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丰富多彩的春日活动,不仅让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多元,也催生了更多以文旅为主题的消费热点,如何更好利用季节流量讲好文旅故事,正成为永康文旅经济一大增长点。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日前,走进古山—龙山万亩农田连片整治“十里乡耕”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现场,在项目配套的近3亩土壤肥力科学试验田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土壤数据监测和采集工作。“使用新型研制的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小麦出苗率和长势明显更好。”浙江省地质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所工程师陈燕芳介绍,目前,科学试验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可推动小麦亩均产量提升50%。
据了解,该项目是我省首批33个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涉及面积1.3万亩,覆盖18个行政村。项目通过“小田改大田”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扩大并提高农业种植面积和亩产量。完成后,不仅可提高农民的土地租金,更能带动周边发展餐饮、民宿等农旅融合事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
近年来,永康不断探索联农带农新路径,依托项目开发念好产业发展致富经,以兴业强村解锁共富密码,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淡水鱼循环水养殖工厂一期已投产,春节期间我们投放2500公斤左右鱼苗。工厂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民不仅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成为股东享受分红。”花街镇小界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志伟说。
小界岭村的养殖工厂抱团共富项目实行“村集体+强村公司+合作主体+村民”共富模式,通过“稻+蛙”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让农田变成致富田。目前,永康已培育15家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亩均增收近4000元。为充分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永康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强化“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已有超1/3的村社实现产业分红,年分红总额超1.2亿元。
永康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事,形成“越智能越创收,越创收越智能”的可持续发展闭环。今年,永康计划种植早稻2.9万亩,与去年相比增加近3000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14万亩,目标产量6.09万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特增加早稻机插补贴,补贴金额为每亩60元,机插率预计提高到50%~60%。
农机产业势头强劲
春耕备耕时节,海内外农机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在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铸造、加工、装配等环节都在全力运转,每隔4分钟就有一台农机包装下线,并通过公路和海运结合的方式发往国内外。
作为一家深耕海外市场20多年的出口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适应不同国家市场需求。去年,四方集团创新研发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在越南受到欢迎,今年企业将重点放在非洲市场。
据了解,目前该企业有八成以上产品销往海外。今年一季度,该农机海外订单量预计同比增长30%,国内订单量预计同比增长35%。
在星月集团,一排排智能机械手臂串联起各道工序。
目前,该企业85%的农机零部件实现自主设计、自主生产,包括发动机、前桥后桥、变速箱等。企业生产的丘陵山地多用途拖拉机,填补了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空白,自主研发的三缸、四缸柴油机是全国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永康是我国现代农机生产制造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大量农机制造企业。据了解,得益于产业集群效应和企业强劲的创新研发能力,永康市内已聚集1650多家农机及零部件企业,从发动机、变速箱到液压无级变速器,85%的核心部件实现本土化生产。
为进一步推动农机产业发展,3月,第三届中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博览会暨中国(永康)农林装备博览会在永康举行。作为全国首个聚焦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国家级展会,其已成为引领行业风向、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吸引参展企业超660家。借助家门口的展会,永康企业将更多新产品推向全国。
近年来,永康深耕农林装备制造领域,建成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形成涵盖各类产品逾万种、年产值超230亿元的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并作为金台核心区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永康正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农林装备创新基地,让更多“永康智造”驰骋世界。
本文图片摄影:林烨 胡凯迪 章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