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会再落 爱不会停
记者 赵如芳/文 楼冀阳/摄
4月9日晚上下了一场雨,武义县环城南路上落叶无数。
原本4个小时可以将马路打扫干净,潘翠仙扫了五六个小时,侄女潘小燕一直跟着,有时也帮忙扫几下。带着有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的侄女扫马路,潘翠仙已坚持七八年。
潘翠仙今年66岁,身高不到1.5米,头发花白,常年握着扫把的手布满沟壑和老茧,黑色素残留在沟壑里,怎么也洗不掉。
扫地时,她弯着腰,低着头,将垃圾和落叶扫成一堆。中间不时抬头张望,看看侄女潘小燕是否还在身边。
潘小燕大部分时间站在一旁,有时也拿起自制扫把,将落叶聚拢,然后拿着畚箕,将落叶装起来,倒进垃圾车,动作还熟练。20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路人,一言不发。
唰、唰、唰……老叶子被扫干净后,又有新叶子落下,潘翠仙只有接受,就像接受她的命运。
她的老家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有一个小她5岁的妹妹潘敏仙、一个小她8岁的弟弟潘龙庆。
20年前,潘龙庆的妻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叫潘小红,小女儿叫潘小燕。不幸的是,小燕有智力残疾,不会说话,从3岁起就由潘翠仙照顾。14年前,潘龙庆去云南工作,因妻子没有劳动能力,他在临行前将一双女儿托付给大姐潘翠仙。一个月后,他意外去世。
潘翠仙和潘敏仙将弟媳送回娘家,潘翠仙照顾潘小燕,潘敏仙照顾潘小红。
潘翠仙的日子并不好过,心脏里装有支架,丈夫摔倒导致脑部受伤,失去劳动能力。小燕享受低保待遇。
8年前,潘翠仙来到武义县城,做了一名环卫工,在南窑村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和小燕同吃同住。小燕会穿衣服、吃饭,不会做家务,最多能帮忙按电饭煲的按钮。
上街扫马路时,潘翠仙就带着小燕。一条街,姑侄俩,年复一年地在马路上来来回回。附近店主问潘翠仙,为何把侄女带在身边?潘翠仙一遍遍重复:“侄女不会说话,万一受到欺负也不会告诉我,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常有好心人给小燕送来衣服,小燕的日常穿着基本不用买。小燕有时会跑出去玩,找不到回家的路。派出所巡逻的警察发现后,会帮忙送回来,附近居民或店主发现后,也会联系环卫部门。去年的一天下午3时,小燕外出后没有回来,潘翠仙无奈报警。通过监控查找,小燕一个人走到了婺城区安地镇。第二天中午,潘翠仙赶到安地将她接了回来。有时,小燕不愿跟着去扫马路,潘翠仙也会跟她急:“你要跑到其他地方怎么办?”
潘翠仙明白,自己不能陪伴小燕到老。但她身边的亲人也很关心小燕,将来或许会成为点亮小燕生命的另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