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讲述

拿“鸡毛”换糖

彭 莹

前同事看了我的朋友圈,说你这小日子够快活!言语之间无限羡慕。可谁家的锅没有锅灰?不过是应了那句“有些事无法言说,有些事不能说,有些事不必说”罢了。

他给我发微信时,我正在医院打针灸。左手不适一年有余,近几日愈发难受。原来是掌根处急性骨关节炎,大拇指稍微一动就钻心地疼。解不开扣子,拧不干毛巾,想吃颗话梅,连外面的包装袋都撕不开,一时忘了去按遥控器,和针戳来无异。不过此般境遇也并非一无是处。碗不用洗了,桌椅换我家先生擦拭了。那天买螺蛳还被另眼相待。挑中的青壳螺蛳肥厚清爽,等过了秤,老板说没时间剪。我剪螺蛳不擅长,朋友又点名要吃这道菜,只得央求他:“家中客人想吃兰溪螺蛳很久了。我手上还贴着膏药,剪不好怕白糟蹋了你这好食材。能否麻烦你辛苦一下?”他犹豫了片刻说:“某饭店等着要的20斤我都没剪好。算了算了,帮你个忙吧。”这时有对小年轻也称了点,见我在等,就问他:“为啥给她剪,不给我们剪?”他头也不抬地回答:“人家手不方便嘛!”

乡下亲戚70多岁了,在公交站牌偶遇后和我聊起她近些年的不如意。说到伤心处,眼泪滚落。她边用衣袖抹泪边对我说:“我难得和人说这些。平时难过就关上门在家哭。哭完把门一开,该打牌打牌,该说笑说笑,村里人都说我开心着呢!”

联想起自己小学考完试,报分数时底气不足的场景。低下头轻声作答后,看着老妈怒火中烧的双眼,总不忘弱弱地补上一句:“那谁谁谁比我还少几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差。现在遇上事的时候,也用同样的法子排解。这世间有太多生存状态比我们更艰难的。《读者》有文章写道,一个身高1.88米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阳光帅气到可以上封面杂志,因为脑瘤,11年内经历了3次开颅手术。整张脸严重走形,嘴歪眼斜,简直和先前判若两人。可就是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小伙子,不怨天尤人,不认命,还在努力直播,让人心疼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此时,侄女给我发了个“烦心”的表情,我知道她承受了太多在她这个年纪原不应承受的东西。电视里男女主相遇,通常是满天花雨的浪漫氛围。现实中,当我们和命运相遇,它却时不时把我们捶打得满地鸡毛。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不过是把满地的鸡毛理了理,做成几个漂亮的鸡毛毽子、再分给喜欢的人而已。我提醒自己,即便满地“鸡毛”,也要用它换糖,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