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孔小仙:“杭州六小龙”强脑科技背后的金华人

记者 许健楠/文 胡肖飞/摄

科技创新浪潮正席卷全球,“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这背后有一位金华人的身影,她就是杭州金华商会执行会长,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孔小仙,曾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成功孵化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

作为天使投资人,孔小仙涉足的投资领域较广,包括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算力科技、健康医疗、生物科技等,大多是新兴技术行业。她注重社会效益,尤其关注残疾人关爱支持项目,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她秉承科技向善的宗旨,希望通过扶持高新科技项目造福人类。比如,她投资的诺尔康人工耳蜗项目,帮助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国产人工耳蜗的出现,将价格打了下来,让更多普通患者买得起。

投资强脑科技,得益于孔小仙在科技领域敏锐的嗅觉。多年前,她遇到前沿脑科学专家贺斌。贺斌表示,脑科学是未来大国竞争的利器,各国都会大力发展。孔小仙意识到要抓住脑科学的前沿风口,于是找到了韩璧丞。

2015年,28岁的韩璧丞在哈佛脑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已经从事脑科学研究5年,有多年医疗设备研发经验,并取得多项专利。孔小仙成了他的天使投资人,2018年还说服他在杭州注册强脑科技公司。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韩璧丞团队开发的智能假肢,实现5根手指的独立运动,具备10个活动关节自由度,能满足上肢截肢患者日常生活所需,是世界上首款能弹钢琴的智能假手。经过5代更新,该设备已经打磨成型,并实现量产。

韩璧丞透露,当前占领全球主流市场的智能假手,大部分是德国品牌,价格动辄五六十万元,他希望国产智能假手产品成为平民化产品。

2018年年底,孔小仙回到母校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捐赠了50台人工智能设备。“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感受到,高科技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更多孩子接触最前沿的高新科技,有更宽广的视野。”孔小仙说。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孔小仙凭借对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力,2021年创办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

该研究院成立以来,放眼国际前沿技术,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已培育扶持了众多科技企业,包括存算一体芯片设计企业、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设计企业、引领全球医学影像行业迈进智能时代的生物医疗科技企业、引爆市场应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等。

4年来,该研究院已搭建起从底层算力支撑到上层人工智能应用的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有机联动的产业集群,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我们希望通过5至10年,算力研究院能引进培育几十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技企业,集聚万名算力产业相关人才,打造一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帮助年轻人才、有梦想的创业团队落地生根、快速发展,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之一。”孔小仙说。

对孔小仙来说,家乡美好而温暖。“记得在孝顺中学上学时,每周步行往返,会经过不少池塘,小鱼儿在里面优哉游哉地游来游去,常令我驻足小憩。”

孔小仙的记忆里,还有妈妈的味道。她最爱吃妈妈包的粽子,每次一包一大篮,放进土灶里蒸,满屋飘香。“糯米又软又甜。后来我离开家乡,走了很多地方,再也找不到那个味道了。”

孔小仙说,金华有很多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义乌小商品、横店影视、永康五金等。她建议推动这些产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其具备更强竞争力,拥有更高产品附加值。

孔小仙表示,愿为家乡尽自己一份力。近几年,她一直心系家乡,为家乡经济建设奔走,比如她参与促成金华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合作。“金华要高速发展,一要靠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二要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三要开放合作,让更多前沿科技项目落地金华。另外,耐心很重要,很多项目需要培育、孵化,要找准方向,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