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二
我市以项目之“进”筑牢发展之“基”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记者昨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全省平均4.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连续47个月排名全省前三。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以重大项目牵引全市投资增速稳定向好、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1—3月,全市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73.5亿元,投资完成率29.5%,居全省第五。
我市正全力培育十条重点产业链,一个个重大项目成为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载体。昨日,金东区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科创园项目建设现场,约300名建设者忙于生活区地下室和标准厂房的施工。“项目2月中旬开工,目前正按照节点有序推进,计划2026年8月竣工。”金义产投集团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金东区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科创园总投资1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将建设标准厂房、宿舍楼以及完善的附属配套设施,配备先进的新能源配套设施与设备,打造集科技研发与创新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汇聚区域内的智能智造、新能源等科创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近年来,义乌市围绕集成电路及智能终端产业,组建产业基金、引进半导体项目,集成电路产业链初具雏形。浙江微磁磁流体密封模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是落地义乌的又一个半导体产业项目,着力打造集磁性流体功能材料和磁流体密封模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和磁流变液减震模组生产基地。
该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目前,综合研发大楼及8层高的厂房主体结构均建至第2层,1层高的钢结构厂房主体已完工,即将安装门窗,项目一期总工程进度已达30%,预计2025年12月竣工。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壮大义乌集成电路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增强人才吸附力和创新驱动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我市聚焦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按照“三个一批”分类管理、逐一攻坚、全速推进,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按照“加快开工一批”,截至3月底,我市省“千项万亿”工程35个新建项目中,26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74.29%,居全省第三。其中,婺城区、金华开发区、武义县、磐安县所有新建项目已开工。
按照“加快续建一批”,我市打好“领导包联、督帮一体、亮灯预警、赛马比拼”组合拳,分层分类分级协调项目,推动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投资持续放量,力争103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0%以上。
按照“加快前期一批”,我市提速推进合肥至温州高速公路桐庐至义乌段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迭代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储备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大盘子”,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