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下育黄精
武义俞源轨道种植提升林下经济
本报消息(记者 贾冰卉)这两天,在武义县俞源乡凡岭脚村的黄精种植基地里,村民正操作轨道运输机运输有机肥,进行铺撒。这60亩地曾因疏于管理,油茶林的经济效益几乎为零。
如今,这里地里种下的黄精已经开花,酷似一串小铃铛挂在细长的叶片下。“黄精花和黄精芽可以凉拌、炖汤。”据颐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武斌介绍,黄精生长期间,花和芽会消耗养分,为了使更多养分能到达根茎,养护过程中会将花和芽摘除。
现在这60亩地已分为三块区域进行抚育:第一个区域,按正常抚育标准,每亩保留70株左右的老油茶树;第二个区域,清理掉部分老油茶树,然后补种优质种苗,每亩地上的老油茶树保持在30株左右;第三个区域,采用截杆方式,把老油茶树截至60~80厘米高,让它重新长出新枝条。
每亩油茶树间都套种了3500~4500株黄精,油茶树可以为黄精提供天然的遮阴环境,黄精根系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并抑制杂草。同时,黄精生长所需的肥料,油茶树也能吸收,而采摘油茶籽也不会对黄精根茎造成影响。
“带动附近的农户一起种黄精,根茎采收后统一收购。”徐武斌说,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帮扶促共富。“这些在地里劳作的都是附近村的村民,人多的时候,近20个村民一起干。”
在起伏的山坡间往返作业比较耗费体力。针对这一难题,徐武斌引进了果园轨道运输机,这套设备不仅能高效运输肥料等物资,还能灵活穿梭于山坡之间。待到后期采收黄精根茎时,其省时省力的优势更为凸显,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提升黄精种植、养护、加工水平,同时持续深化与农户合作,促进农户增收。”徐武斌说,这批黄精大约4年后就能采收根茎,预计每亩能产出约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