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传承与名楼新生
义乌鸡鸣阁灯光秀将首次开演
孙丹玲
近日,义乌鸡鸣阁光影塔秀工程已接近尾声,灯光秀即将与广大游客见面。5月1日至5月5日,鸡鸣阁灯光秀将首次开演,首演期间票价全免。
当千年乌伤的璀璨灯火遇见现代光影科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即将上演。这座融
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于一体的全木楼阁,正以“舞雩之风”重塑城市文化肌理。它不仅是金鸡报晓传说的物质载体,更是义乌“六义”精神(忠义、节义、仁义、孝义、侠义、信义)的当代容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激荡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强音。
城市灯塔
文化基因的未来叙事
据悉,“五一”期间,鸡鸣阁的灯光秀将以全新技术重构义乌历史场景:颜乌“义重如山”的孝义故事化作流动光影,宗泽“义勇丹心”的气节凝结成雕塑投影,敲糖帮“义不容辞”的商道传奇在虚拟长卷中徐徐展开。这些场景并非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义乌“六义”精神的当代转译——当研学少年在阁内诵读《论语》,当游客通过光影互动感受义乌兵的忠勇,鸡鸣阁已超越物理空间的局限,成为文化基因的活态容器。
同时,现场舞蹈演出以真实历史为蓝本,以“梦回乌伤”为主题,着重体现义乌“六义”精神,谱写颜乌孝义、骆宾王诗魂、宗泽抗金、朱丹溪仁心、义乌兵侠义、敲糖帮信义六大篇章,带领游客穿越秦唐宋明,追寻光影史诗,打造成一场具有经典性意义的历史文化主题沉浸式夜游实景演绎光影剧。下一步会常态化演出,期待与大家一同见证义乌从孝义之乡到世界商都的传奇蜕变。
文脉传承
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奏
鸡鸣山的自然风貌宛如一幅天然的“义”字画卷,山脊连绵起伏,恰似“山高水长”的忠义精神,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家国的忠诚与担当;清泉石涧在山间潺潺流淌,恰似“饮水思源”的孝义之情,象征着义乌人对先辈的敬重与感恩;古木参天,枝叶繁茂,交织出“和而不同”的和义之境,彰显着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山上,元代隐士刘应龟曾在此筑亭,隐逸山林,追求精神的超脱;明代,鸡鸣山成为邑人重阳登高的胜地,文人墨客们在此赏景赋诗,抒发情怀。清代文人刘元震登临此地,不禁感慨:“然则登斯山,而徒怡情风景,恣意啸咏,岂但山灵所不许,亦吾与诸君子之所羞矣。”今日的鸡鸣阁,以现代建筑语言回应这份文化自觉,木质栏楯上的凤纹雕饰,在暖黄灯光的映照下,与《山海经》中“金鸡报晓”的神话相互呼应,更与义乌人“敢为天下先”的义气精神相契合,成为义乌精神的生动注脚。
名楼新生
传统智慧的现代交响
鸡鸣阁独具匠心,它并未简单地仿造晋代、唐代、宋代等某一朝代的古建筑风貌,而是深挖历史文化富矿,巧妙萃取精华,将其融入自身肌理,与义乌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紧密相契,绽放出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其榫卯结构并非一味复刻古法,而是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了古典意蕴与当代风范的相融相生,既承载传统建筑的精髓,又彰显现代工艺的精妙。七层檐角的凤形鸱吻,不仅是“凤鸣朝阳”的祥瑞象征,更向世界展示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开放与包容,彰显着义乌这座城市的广阔胸怀与非凡气度。
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数字化灯光精心勾勒出鸡鸣阁的轮廓,宛如一幅光影交织的画卷,这璀璨的阁影,恰似义乌人将传统“信义”精神转化为商业信用的当代隐喻,体现了义乌在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智慧。非遗东阳木雕在建筑构件上的精妙运用,使得“六义”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得触手可及。每一处凤凰展翅的图案,都仿佛在诉说着义乌人崇尚孝义的文脉传承,成为义乌精神的立体注脚。
鸡鸣山下,碧水清波,青岩茗沸,市列珠玑,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的轮廓,更是义乌人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到的精神归处。这个“五一”,诚邀您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