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文化

一个超市老板的文学马拉松

记者 黄娇丽

凌晨的东阳市横店镇康庄南街,霓虹渐次熄灭,国贸大厦对面的一家超市灯火依旧。收银台前,聂钦点亮手机屏幕,指尖跳跃。玻璃门外,偶尔闪过夜归人的身影。

“老板,别玩手机了,多少钱?”一句话,聂钦被拉回现实。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收款。客人走后,思绪很快回到小小的屏幕中。这是他写的第几篇文章呢?记不清了。不过,深夜依旧是最好的创作时间。

这名54岁的超市老板,是武义千万“超市大军”中的一员,也是金华市作协会员、浙江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近年来在各地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多篇,并屡屡获奖。作为“半路出家”的写作者,他在超市货架间的缝隙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学之路。

三尺柜台上的文学觉醒

聂钦来自武义县桃溪镇陶村,2005年初,他和众多同乡一样,踏上外出开超市的创业路,最终在东阳横店扎下根。戴着黑框眼镜、身形圆润的他,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和顾客热情地打着招呼。熟客们只知道他是个和气的老板,却不知在那一方小小的柜台后,他既看店售货,也用文字记录烟火。

学生时代的聂钦是个十足的“书虫”。放学后,别的孩子在村口追逐打闹,他却总捧着一本书,在延福寺斑驳的光影里一读就是一下午。爱看书的他,没少被亲友邻舍取笑是“小书腐”,高考时更是因为严重偏科遗憾落榜。离开校园后,柴米油盐、生意经营渐渐填满了生活,曾经的文学梦,也被深深埋进了超市货架的缝隙里。

2018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弟弟的一句话,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聂钦尘封已久的文学世界。“我记得你高中时语文很好,相信你去投稿也可以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聂钦翻出家里的稿纸,握着笔,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时他还不太会用电脑打字,便一笔一画地手写,再让女儿帮忙录入。当文章在“武义乡愁”公众号发表的那一刻,文字里嫩黄柔软的千层糕,不仅摇醒了童年记忆,更撬开尘封了近30年的文学梦。

时间碎片里的文学长跑

从此,聂钦的生活多了几件事。阅读、学习、写作。

他经营着两个超市,每天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街道,他就已经在货架间忙碌;凌晨两点打烊,他才得空休息。每天夜晚的睡眠不足4小时,每天下午的补觉时间也常常被送货、理货打断。

在超市里,没有书桌和书房,他坐在收银台前,手机就是他的稿纸。深夜是最佳的写作时间,却也是最瞌睡的时候。“常常写着写着就睡着了。等有顾客进店叫醒我,卖完东西,又接下去写。”有几次,瞌睡惊醒,睁眼一看,笔记里一个字也没有。“吭哧吭哧写了一晚上,竟全没了。原来手指不小心按在了退格键上。”半梦半醒,写写停停。一篇文章,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

“我学历低,读的书不多,写作时常常会碰到瓶颈。”为了提升写作水平,这两年,除了阅读,聂钦多次购买线上写作课。方寸之间,边上货,边听课。超市成了特殊的文学驿站。货架间缝隙、柜子里到处塞着书籍,收银台旁摆放着最新文学期刊。货架上油盐酱醋的倒影与手机文档里的文字碎片,构成了他独特的学习、创作空间。

烟火与文字的共生之旅

笔下的故事,从身边开始。

《七月半的千层糕》因为太过熟悉,一口气写完,竟意外发表了。第三篇文章《儿时的火笼》与《金华日报》结缘。这件事无意中还促进了《金华日报》与“武义乡愁”的合作。随后一发不可收拾。

群演们捧着盒饭谈论演技时,聂钦在整理货架间隙构思散文;明星房车在店外引发骚动时,他记录下人间百态化为《风风雨雨开超市》的篇章。13年来未归家过年的他,把乡愁酿成《小孩望过年》,将对母亲的思念化作《我想叫声妈》,让超市里流动的烟火气滋养文学创作……

从身边人、身边事,慢慢地延伸到更多题材,写作难度不断攀升。写宣平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故事时,他和弟弟、小舅舅四处奔走,找照片、查资料,前前后后花了五六个月。受工作限制,涉及许多地方文化、历史人物的创作,他只能托人帮忙采访并录音。他说,他还想写写那些创建宣平党组织和红军的革命先烈故事,资料已收集部分但因没时间一直未下笔。

2019年,聂钦收到金华市作协会员证书,他激动地在朋友圈分享这份喜悦。2023年、2024年,他相继加入浙江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2024年年底,他获评武义县作协年度优秀会员,金华市作协年度优秀会员。从超市柜台到文学殿堂,聂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在横店,聂钦见证过太多追梦故事。他的超市在横店国贸大厦对面,不少群演凌晨三四点来国贸大厦集中化妆,再赶去拍摄现场。在《我在横店,看横漂追梦》一文里,他笔下的常客小D,是其中一名怀揣演员梦的“横漂”。聂钦看着小D从最初的满怀憧憬,到后来的迷茫失落,最终黯然返乡。他劝告小D“不能太过理想主义,不能把生活梦想化”。小D走之前依旧留下一句:也许有一天他还会再回来。

在聂钦心里,何尝不是始终保留着一片理想之地?所以沉寂近30年的理想才会再次点燃,所以烟火和文字才能共存,找到归宿和意义。他说:“愿我的文字如便利店灯火,虽不明亮,却能温暖某个深夜独行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