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桐琴 鱼跃“农”门 “游”出致富路
本报消息(记者 王文湛)“这些鱼苗都是发到外地去的,有四五千尾。”近日,在武义县桐琴镇芦溪村石斑鱼养殖基地,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卢志成忙着给各地水产养殖户发货,这里的鱼苗不仅供给周边县市的农户,还销往福建、江西等地。
“我自己很喜欢钓鱼,当时感觉鱼苗行情还不错,就决定投身水产养殖业。”今年40岁的卢志成是芦溪村人,2020年春节后,原本在镇里开装饰用品店的卢志成承包了村里10亩山塘,转行养起石斑鱼。
卢志成瞄准的正是被誉为“鱼中上品”的石斑鱼,虽然他带着极大的热情投身石斑鱼养殖,但起步的艰难也是事先没想到的。“前几年一直在亏钱,主要是出卵、孵化难度很高,有很多技术环节需要突破。”为了实现鱼苗培育技术突破,卢志成与磐安、新昌、龙游等地同行交流养殖技术,引进水循环净化系统,自己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尝试不同的养殖方法。“从技术角度来讲,养鱼的关键就在于养水,尤其是淡水石斑鱼这样的鱼种,只有确保水质优良,才能保证口感不受影响。”卢志成说。
卢志成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收获。“石斑鱼养殖不仅对水质要求很高,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前几年投了不少钱,去年开始终于实现盈利,鱼苗培育技术也趋于稳定,孵化系统改进后出苗率很高,达到90%以上。”卢志成说,当初他选择这条创业发展道路,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个行业有一定门槛,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努力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一定的增收。
卢志成每日忙着打理鱼塘,虽然皮肤晒得黝黑,但觉得心里头踏实、有干劲。他不仅实现了个人创业梦想,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附近有不少村民前来学习养殖孵化技术,准备投身石斑鱼养殖行业。
这几年,随着石斑鱼孵化繁殖技术走向成熟,卢志成的石斑鱼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他说,每年5—8月是石斑鱼繁殖期,基地每年出售石斑鱼将近300万尾、马口鱼近2000万尾,主要出售给省内外的水产养殖户,总收入达几十万元。
“石斑鱼孵化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给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桐琴镇芦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之风说,该镇山塘水资源丰富,在做好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水产养殖业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渔业养殖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