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东阳虎鹿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 卢师慧

5月初,阳光洒落东阳市虎鹿镇。葛宅村文化礼堂里传出阵阵越剧唱腔,91岁的葛德忠正用清亮的嗓音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台下73位八旬老人围坐长桌,品着桂花糕,笑谈家长里短;不远处的蔡宅村,村两委干部蔡国龙带着游客穿梭于雕梁画栋间,手指斑驳古墙,将千年古村的故事娓娓道来。全国文明镇的金字招牌下,虎鹿镇正以文明乡风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动人图景。

近年来,虎鹿镇紧扣“串珠成链、连片成景”的建设思路,以全国文明村葛宅村和省级文明村蔡宅村两村为支点,全域铺开文明乡风建设。漫步葛宅村,明清古巷与“美丽庭院”相映成趣,废弃石磨、陶罐垒砌的文化墙诉说着变废为宝的智慧;蔡宅村千米古木长堤公园重现“一里九桥”盛景,碧波倒映中,“江南第一古村”的风貌愈发鲜活。“党员带头清垃圾、治河道,我们跟着干!”村民们主动拿起扫帚,在“党建+环境整治”模式带动下,口袋公园、生态水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庄披上绿装。

文化传承为乡风文明注入灵魂。葛宅村深挖南宋宰相葛洪家规,一本《葛氏家规》让千年家训焕发新生,八届孝文化节、“孝义”主题公园吸引八方来客;蔡宅村“孝之路”两侧,镌刻着家训的旗杆林立,连续10年的“带着家训去参军”活动,将家国情怀融入青年血脉。两村将家训写进村规民约,党员家庭门前的家训牌亮明家风,“有事好商量”的自治氛围愈发浓厚。

在实践创新中,文明乡风化作乡村发展的强劲动能。葛宅村“孝行积分制”成为新风尚的“助推器”,村监会主任葛茂荣带领评议队每月走访,为孝老爱亲的家庭“打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更兑换出邻里和睦的新气象;蔡宅村“蔡嫂服务队”十年如一日开展志愿服务,红白理事会出台的文明婚丧操办规定让婚嫁成本下降。童学馆里,学生们跟着退休校长葛希忠学村史、传美德;四维堂中,非遗展演吸引游客如织,“十美家庭”红榜与环境脏乱黑榜形成鲜明对比,推动文明习惯深入人心。

“村民是主角,共建才能共享!”蔡宅村村民自发组建“文化讲解团”,把家乡故事变成旅游卖点;葛宅村超九成家庭参与“美丽庭院”创建,燊·蘭桥咖啡馆成为网红打卡地,葛巾工作室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024年葛宅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文旅贡献率达70%,古老村落焕发新生机。蔡宅村集体经济也突破200万元,迎来发展新机遇。

立足全域视角,虎鹿镇以“一盘棋”思维推动文明乡风共建共享。镇级层面统筹各村资源,将孝老爱亲、生态保护、移风易俗等纳入统一规范,依托“文明示范圈带”建设,串联葛宅、蔡宅等村落的家风馆、非遗工坊、生态绿道,打造“家风研学线”“非遗体验线”等主题游线,带动周边村庄协同发展。同时,实时展示各村环境整治、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动态,激发比学赶超活力。“以前各村‘单打独斗’,现在全镇拧成一股绳,文明乡风成了共同财富。”该镇相关负责人说。此外,通过非遗宣讲、文化走亲等创新形式,虎鹿镇实现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转变。

接下来,虎鹿镇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挖掘家训清廉元素,培育“文化+旅游+研学”新业态,以全国文明镇的担当,让文明乡风为全域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