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前老照片里的大叔咋样了
记者 杨霄
前不久,金彩云客户端推出特别策划《“唤醒”旧时光|光影里的故乡情,镜头外的新征途》。借助AI技术,金华摄影师徐军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一组老照片“重焕生机”。
这些承载着往昔记忆的老照片里,有一张格外引人注目。当年,连续八年获得浦江县“售粮状元”称号的江跃进意气风发。站在镜头前,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自然地比出“耶”的手势。这张照片,刊登在1998年4月17日《金华日报·浙中周末》上,题为《再种20亩》。
近30年过去了,当年的“售粮状元”在做什么呢?
几日前,记者来到浦江县杭坪镇石宅村,见到这位曾经声名远扬的“售粮状元”。
1958年,江跃进出生在浦江县杭坪镇派顶村。他17岁开始担任生产队植保员,5年后担任派顶村科技组长,负责全村各生产队的科学种田事宜,并积极试种杂交水稻,努力提高水稻亩产和稻谷质量。
江跃进虽只有小学文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成了杂交水稻制种方面的优秀技术人才。
1982年,浦江县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江跃进被县种子公司聘请担任杂交水稻制种辅导员,先分管杭坪、石宅200多亩水稻田,后安排到全县各地开展巡回辅导。他精湛熟练的技术和热情服务的态度,赢得了广大杂交水稻种植户和种子公司的一致好评。
担任杂交水稻制种辅导员的经历,激发了他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和提高制种产量、质量的热情和动力。1990年,江跃进承包县良种场的18亩土地,而后又承包县农科所、平安平一村的100多亩土地,至1995年共承包150亩土地,全面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积极承担繁育种子任务。
“我耕的地,平平整整的。这活儿看着简单,里头门道可多着呢,一般人没我这耐心和巧劲儿,还真弄不好。”江跃进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吃苦精神。一年到头,他每日扎根在田间地头,全身心扑在农事上。夜晚,他常常就睡在田埂旁简陋的草棚里。凌晨起床耕地,白天劳作累了,他也不讲究,随便找个地方打个盹,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忙碌的农事之中。
话语间,江跃进从楼上拿来一沓曾经获得的奖状、证书展现在记者眼前。金华市劳动模范、全县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二等奖、全县种粮大户第一名、全县种粮大户生产竞赛第一名、种粮大户竞赛先进奖……“1996年的时候,我还获得了手扶拖拉机和冰箱的奖励。”江跃进笑着说。
如今的江跃进,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农资经营部,店里堆满了化肥、种子、农药等各类农资产品。店里的生意并不算红火,有些清闲。
平日里,他会骑上电动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到城里打零工。挑担、犁地、搬砖,什么活儿他都干得来。“在那儿打零工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啊,都嫌这些活儿太累,体力也比不上我们。”谈及当下的生活状态,江跃进表现得极为淡然从容,举手投足间尽显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