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教育格局 家长需做赋能者
记者 朱意/文 钟成/摄
5月14日17时20分,距离“校长公益讲坛”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已有家长陆续来到活动现场。“孩子马上要上初中了,心里特别没底,先占个内场位置。”本期活动特邀金华丽泽中学校长陈斌携全学科名师团,围绕“小升初”热点和AI时代教育变革展开分享。
除轮流进内场演讲,名师团还随时在外场接受家长咨询。这一形式创新,吸引了近200名准初一家长到场,有的从永康、兰溪、浦江等地赶来。外场咨询不断,内场座无虚席,部分家长站立聆听。
“分数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陈斌带来《AI背景下的教育变革》主题讲座,他开篇以教育工作者视角展望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围绕“双减”、定向分配、普职融通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指出AI时代正深刻改变教育格局。
未来,社会将分化为“造机器人的人”和“用机器人的人”,前者需要顶尖科研能力,而后者占99%的群体则更依赖于各种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洞察力、人际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陈斌强调,这就要求家长学会转变观念,学习用AI赋能教育。
“真正的因材施教来了。家长不需要精通学科知识,但需要学会用AI提问,引导孩子思考。”陈斌现场演示如何使用AI一秒生成个性化习题、智能批改作业,破解题海战术困局,同时指导家长掌握AI提示词技巧:真诚、直接,并给出多个通用公式。AI是工具,但情感是底色。他以丽泽中学校长信箱为例,每次回复学生的问题,都会表明态度、说明原因,并耐心给出有效建议。“真正的教育,是培养‘有分数更有生命力’的孩子。”
讲座之后,丽泽中学各学科名师依次登场,介绍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尤其是家长们关注的“如何做好小升初预习衔接”,为孩子们顺利开启初中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从基础识字到综合运用,从单篇学习到文化浸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初中语文在阅读、写作和思维训练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语文一级教师周玉群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多读经典名著和时事文章,养成批注式阅读习惯。在日常交流中引导孩子表达观点,培养思辨意识。假期可带孩子参观文化景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古诗文,在实践中锻炼语文能力。
该校党支部副书记、数学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胡艳表示,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着重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她建议家长在小升初的暑假,帮助孩子梳理小学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尝试用“问题清单法”预习初一前三章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错题管理、思维表达和时间管理习惯,通过数独、24点等游戏培养孩子抗挫力,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是学习机会”的认知。
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如何学好英语?英语一级教师王燕用提问开场,现场秒变课堂,家长们畅所欲言、互动踊跃。她提醒家长,初中英语的词汇量和语法难度都有较大提升,新教材更注重语境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暑假,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音标问题,通过分类记忆的方式熟练掌握基础词汇。同时,要注重提升孩子听说读写能力,她给家长推荐了不少优质资源。
科学高级教师贺凌云谈到,初中科学从小学的常识性认知和定性描述,转向深入探究原理和定量计算,强调实验设计与逻辑推理,如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证明”。他建议家长在暑假通过实验、动画等方式,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生活现象提问,引导孩子用科学原理解释,并逐步培养孩子从记忆转向理解、应用的思维方式。
“初中社会学科是包含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综合学科。”社会高级教师赵伟斌介绍,地理本质是“空间的学问”,历史强调时间线,道德与法治则侧重价值观培养。他建议家长在暑假帮助孩子熟悉中国及世界地图轮廓;多读多看历史相关书籍、纪录片、电视剧等,梳理朝代更替脉络;通过开展“家庭法治沙龙”,引导孩子表达观点,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内场家长热情高涨,外场咨询也是如火如荼。家长们围绕入学报名条件、各学科学习方法、孩子初中生活的适应等问题提问,名师们耐心细致解答,气氛热烈融洽。
“我和孩子爸爸一起来学习。”胡女士说,校长幽默风趣的演讲,让她重新定义初中家长对孩子应有的态度。各科老师对于初中学习内容的讲解,让她对孩子初中的学习方向和框架都有了大致了解。在笔记本上一直认真记录的钱女士说,这场讲座让她明白在小升初的暑假,可以和孩子做哪些具体准备,“感觉有了方向”。
丽泽中学名师团为“小升初”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