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温柔地对待孩子 给他们爱和信心

婺州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永芳帮助家长用积极心态拥抱变化

记者 王峥怡/文 黄鸣/摄

“学校是做什么事情的?”5月12日晚,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永芳在讲座伊始便抛出问题,瞬间抓住在座家长的关切,引发大家思考。紧接着,她阐述了学校的作用——呵护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健康成长,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陈永芳进一步指出,学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需掌握文化基础,兼具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要有社会参与意识,具备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实现自主发展,学会高效学习和健康生活。

在初中学习中,学科学习是重中之重。陈永芳利用表格,向家长清晰呈现初中阶段各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家长们发现,思维品质是一个高频词。思维品质包含哪些内容?她展示了布鲁姆提出的认知思维金字塔图,形象地解释道:“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构成思维金字塔,前三者为低阶思维能力,后三者为高阶思维能力。”她还揭示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的三种思维,其中,逻辑性思维中的分类能力、批判性思维中的质疑能力、创造性思维中的联系能力,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所在。

陈永芳引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到的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尊重能力、伦理能力五种能力,与家长分享哈佛大学教育学家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有‘something’,意思是某一方面的闪光点,家长要学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她用商荣的三问故事,进一步阐释尊重能力、伦理能力,并提出以柔克刚、上善若水的教育理念。“家长要温柔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生活的理由,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学海无涯‘乐’作舟。”

从小学到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陈永芳介绍,婺州外国语学校曾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让他们写下自己感受到的变化。“身心更加成熟”“自主独立意识更加强烈”“性格变化与情绪管理”……鲜明反映出小升初的身心剧变。

“会笑的孩子不会差。”陈永芳以自己的学生为例,告诉家长面对变化时,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去普陀山旅游时看到的“越来越好”石头,用富有哲理的话语,告诉家长给自己和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不要把‘逆反期’挂在嘴边,这只是一个人生阶段。”陈永芳为家长支招,提醒家长不要强化逆反期这一概念,做一个温柔的家长。“温就是温暖,柔就是以柔克刚,家长要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他们爱和信心。”陈永芳说。

针对角色转换、学习变化、人生态度和健康身心等内容,她联系学校实际一一进行阐释,告诉家长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学习习惯、AQ(逆商)培养的必要性。

对于准初中生家长,陈永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陪伴、示范、观察。同时也提醒:不缺席、不攀比,不强势。“读书没有旁观者,你们都是践行者,和孩子一起成长。”陈永芳鼓励家长好好学习,帮助孩子天天向上,顺利度过初中这个关键时期。

活动现场,不大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热情高涨,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笑声、掌声。看到自己关心或有启发的地方,家长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或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学习氛围浓厚。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家长们纷纷举手提问,想进一步了解婺州外国语学校情况。陈永芳对招生方式、是否可以走读、分校区的管理模式等问题耐心作答。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还等候在会议室,继续向她咨询教育问题。除了家长,这次沙龙还出现几个孩子的身影。来自浙师大附小六年级的邓可佳全程专注听讲。“我是自己主动要来的,听完讲座,对以后的初中生活有了大致想象,也知道一些学习方法,很有收获。”邓可佳说。

家长汪女士对讲座中提到的“给孩子力量”这一观点印象深刻。她表示,要做一个温柔可爱的妈妈,给儿子更多的信心、力量。黄女士是第四次参与沙龙,场场不落,每次都有新收获。“陈校长讲得很好,就像她说的,家长要唤起孩子对生活的向往,保持好心态,让孩子幸福度过初中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