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专版

从六月第一枝到五月杨梅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金晓 张婧/摄)

金晓

5月2日,在兰溪市马涧镇新农夫果蔬专业合作社杨梅大棚里,一颗颗紫红饱满的杨梅挂满枝头,已进入成熟期。这批采用新技术实验种植的7亩大棚杨梅5月6日 正式上市。兰溪大棚杨梅规模上市时间在5月18日至20日。

看来之前兰溪杨梅的经典宣传语——“六月杨梅红江南,兰溪独占第一枝”有点过时了,现代农业科技正在改写这份“时令契约”。

兰溪杨梅抢“鲜”上市,是因为有热水加温系统、双膜加温设施栽培技术、夜晚补光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智”力相助。这套科学种植体系的核心在于大数据支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杨梅品质的温度、湿度、营养等关键参数,形成动态管理方案。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种植方案的杨梅,品质自然越来越好,不仅提前上市,还延长了销售期,大幅提高亩产效益。

兰溪杨梅奋进之路,是一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之路。兰溪依托院地合作,紧扣生产需求,不断探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转化,选育特早熟新品种,打造全省第一家杨梅未来农场,建成全国第一条杨梅智能无损分拣线;杨梅果园“三化融合”数字农场成为全省典范,“梅”好兰溪数字赋能杨梅产业入选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雪波蓝移动保鲜库实现“杨梅入新疆、白杏引江南”全程领“鲜”。

杨梅是兰溪“土特产”味最浓、种植面积最大、从业人员最多、产业链条最完善、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农业产业。这些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五十里杨梅长廊”共富果,兰溪杨梅写出了“鲜甜”的“梅”好新故事。

得益于科技助力,兰溪实现杨梅资源全价利用、杨梅产业全链开发、杨梅品牌全域共建、杨梅效益全民共享,正在全力打造“全国精品杨梅第一县”。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这场“时令革命”的背后,正是兰溪以科技创新重塑传统农业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