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特色赋能 多方共赢

古山镇“万亩方”构建乡村振兴共富田园

本报消息(记者 胡凯迪)“我们正通过整合零碎土地资源,创新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日前,在永康市古山镇“万亩方”农田整治项目现场,古山镇相关负责人向浙江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介绍“万亩方”农田整治项目特色与进展情况。

据悉,该项目以“旅游+农业”为核心理念,通过三大特色板块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在古山镇农田整治区域打造一个集生态农业、乡村文旅、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农机产业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共富田园。

未来乡村根植于“千万工程”的深厚沃土,迭代于美丽乡村的丰富实践。永康市作为浙江制造业重镇,以五金产业为动力,不断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而古山镇作为永康市工业重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融合驱动,从传统产业锤炼到先导产业集群,从小农经济升级到农文旅融合,不断找寻属于自己的共富道路。

“浙江的乡村变革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永康的探索证实了乡村振兴既要守住根基,更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农家书屋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马拉松越野激发了乡村融入共同富裕的活力。”浙江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的学生们纷纷表示,永康市在守住基本农田红线的同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响应“千万工程”,当五金制造赋能传统农业,创新思维激活乡村资源,就会催生无限可能。

“目前,古山镇与温州大学试验田育种基地开展深度合作,引入优质种苗和先进种植技术,同时与当地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联动,通过试验田测试新型农机具,推动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融合一二产业,实现农业信息化与科技化。”古山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镇在严守基本农田红线的基础上,项目兼顾农田古迹保护与文旅开发,包括改造历史景观,规划马拉松等,进一步融合一三产业,实现传统农业的多样化、特色化转型。随着“万亩方”低空观光、农事研学等业态的扩展,星莱和农机展销与农田实验计划成为永康“五金反哺农业”的标杆窗口,有力推动特色制造业赋能农业,有效实现农民与企业的多方共赢,促进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