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体育公园 赏景健身两不误
本报消息(记者 王志坚)每当夜幕降临,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泉塘村的一处桥下空间,不少市民前来健身锻炼玩耍。孩子们在游乐区的秋千、滑梯上玩耍嬉戏,家长们在健身区锻炼,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人气火爆。这个曾被村民遗忘的桥下空间,如今变成了设施齐全的健身公园。
这便是泉塘体育公园,位于泉塘村口、疏港高速高架桥下,衔接华溪步行道,西边是风光秀丽的田野山坡,东边是生态公园,周边风景与休闲健身有机融合。
“这里已打造了高标准篮球场两处、羽毛球场两处、塑胶休闲娱乐广场一处、停车场一处,还有一座足球场正在建设当中。”泉塘村相关负责人张金潭介绍,2019年廿三里街道对泉塘村这处桥下空间进行规划,桥墩刚好做了功能区隔。高速路上车轮滚滚,高架桥下强身健体,这里每天都会吸引不少喜爱运动的市民。
如今,“公园+体育”的模式,在廿三里街道已形成示范效应,吸引不少社会资本的关注。今年以来,廿三里街道不少村子也相继启动了桥下空间改造工程。
泉塘村某水上乐园项目负责人李小峰说,水上乐园旺季过后,将把这片场地改造成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健身场所,让空间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持续推进家门口的健身公园建设,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将陆续投资建设以桥下空间为圆心,集野营烧烤、休闲垂钓、亲子菜园、登山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旅游基地,争创以体育为特色的未来乡村,不断推动乡村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提升,为“体育共富”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