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人才聚集 资金富集 技术升级

金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这次我们推出的新型自主可控文印设备,在第31届中国国际金融展上有不少新收获。”昨日,浙江辰光融信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陶忠平告诉记者,落地金东以来,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去年产值达2亿元,当地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是助力企业实现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金东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和在金高校开展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构建“研发+转化+生产”的全链条生态体系,实现人才聚集、资金富集、技术升级,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为破解人才难题,金东区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重要着力点,以产业需求为纽带,高层次人才“双聘”制度改革为切口,建立人才共引机制,实现人才落户在高校院所、科研在科创平台、转化在企业一线的模式,让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在金华双龙人才科创中心,通过外引内培、强强联合,已引进院士团队3个、博士以上人才53名,项目70%以上来自高校成果转化输出;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通过院校联手和引才协同推进机制,已聚集科研人员1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占比90%以上,构建起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产才融合体系。

“我们结合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搭建了科技创新价值转化机制,精准识别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服务和保险保障,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金东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聚焦重点领域和短板弱项,该区出台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实施细则,增强前置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等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及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在人才与资金双轮驱动下,金东区聚焦新能源及其上下游、信创及视频硬件等三大新兴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以“揭榜挂帅”为突破口,采用“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解题”模式,攻克企业发展技术瓶颈。去年以来,该区“揭榜挂帅”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1项,达成校企合作16项,签约金额超1422万元;新建博士创新站6家,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19家,院企产学研合作金额超7500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项,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