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八里庙村:村事村民定 村务“码上知”
记者 叶永永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康平街道八里庙村,村民围在村务公开栏前,讨论过去一年取得的发展成绩。“这几年,村里发展快,村民光景好,关键一条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得好。”村民田亚凤说。
田亚凤所说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发轫于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2013年,八里庙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监督工作。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伟介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村里重大事项、财务支出都在阳光下进行,不断推动村庄向更好方向发展,村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给村困难户发放粮油米面是一件好事,但名单是否可优化调整。”5月24日,在八里庙村村民代表会议上,村监会主任孟凡新说,“我们走访了解,还有几家困难户未纳入发放名单。”
给村困难户发放粮油米面是八里庙村每年的规定动作。根据“四议两公开”原则,发放名单由八里庙村党组织提议,经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后再具体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都公开,每一步程序都接受村监会监督。
每年的发放名单,村民都非常关注。“在监督过程中,我们本着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的态度,严密审核各项步骤流程。”孟凡新说。
最终,在村监会的监督下,八里庙村更新了发放名单,5户原先未在名单之内的困难户被纳入发放名单,决议和实施结果均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开。
公开是最好的监督。在八里庙村村务公开栏里,财务收入、债权债务、村集体收入等相关报表张贴得整整齐齐,边上一个大大的二维码,上面写着“码上公开”四个字。
“村民只要拿出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村里的大事小情就一目了然。”孟凡新滑动着手机屏幕上的报表说,“这是去年村社干部工资表,这是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这是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公示……”
村里的矛盾很多都是村务公开不到位引起的。孟凡新介绍,以往村务公开,主要张贴在村级办公场所宣传栏,村民到现场才能查看。对外出经商打工的村民来说,了解村级事务的渠道不够畅通。为有效解决村务公开专栏传播时效低、距离群众远等问题,八里庙村将党务、财务、项目实施等关键信息移至线上,通过手机端“指尖公开栏”,广大村民可及时获取更为详尽的村级“三务”信息。
如今,八里庙村遇事必上会,大到集资修路、土地承包、集体分红,小到发放补贴、购买办公用品、分发鸡苗,并由村监会监督把关,决议和实施结果全部公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通过‘四议两公开’,整个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并且村监会全程监督把关,这样的做法我们都买账。”田亚凤说,
如今像她一样关心村里大事小情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卢伟看来,“四议两公开”畅通了干部群众的心气,理顺了民主管理的脉络,把村干部从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法治乡村。
八里庙村被誉为黑土地上的“黄金玉米带”,曾面临人多地少的困境。由于土地收益低,许多村民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寻找更多工作机会。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梨树县康平街道八里庙村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农业现代化,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也离不开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卢伟介绍,通过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八里庙村600多户农民都主动加入合作社,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民收益大幅增加。
去年,八里庙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90万元,每家每户都拿到了分红。“村里每年分红,都有村监会监督,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我们很放心。”村民孙少康说,去年他收到近1万元的分红。
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老百姓才会更买账,事情办起来才会更顺畅。今年,卢伟把目光瞄准收益更高的羊肚菌特色种植业。“目前5个试种大棚的羊肚菌已进入采收期,预计收入20多万元。”卢伟说,后续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