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毕业季闲置物品如何处理

二手交易是买卖更蕴含节俭美德

记者 吴彰义 卢师慧

每逢毕业季,如何处理电器、教材等一大堆使用过的物品,成了许多毕业生的一大难题——打包带走太麻烦,直接扔掉又太可惜。二手物品怎么处理,记者采访了不少毕业生。

线上线下 二手交易闹猛

对于许多大学毕业生而言,“跳蚤市场”成了他们处理闲置物品的绝佳选择。7月4日,浙江万里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樊蕊告诉记者,从入学第一年到今年毕业,她几乎每年都会去学校的“跳蚤市场”逛一逛。“出售的商品种类多样,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不仅有许多学生被吸引前来购买,不少附近居民也常来光顾。”

毕业季的“跳蚤市场”成为了校园里备受瞩目的焦点。

写满笔记的专业课本、陪伴了数个盛夏的宿舍床垫凉席、闲置的桌椅板凳、款式多样的自行车以及热心学长学姐随手赠送的小物件……“跳蚤市场”里各类物品琳琅满目,学习用品、书籍、服饰应有尽有。

“我摆摊处理了自己的家当,轻轻松松回到金华。”从江西省新余学院毕业的陈璐以“断舍离”的方式处理寝室内闲置物品。据她介绍,新余学院每年毕业季都会举办“跳蚤市场”,逛“市场”的同学络绎不绝。在跳蚤市场上售卖闲置物品,既能解决毕业生们的“搬家”难题,又能使资源重复利用,特别绿色环保,是当代大学生很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

樊蕊还说,学校有专门的闲置群,是大一时候建立的,截至目前已有600余人,这样的群还有好几个,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不仅在毕业季,日常也有同学在群里出售二手物品。

除了线下的摆摊活动,很多不在校的毕业生们也会把心爱的东西挂在闲鱼等线上平台上,让这份校园里的“二手”温情,在网络空间继续传递。

“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自行车,500元,非常划算。”浙师大大二学生小李说,自5月初开始,小红书上的学校出闲置群就不断刷新,包括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等,受到未毕业学生的欢迎。

分门别类 “传寝之宝”承载故事

二手市场缘何如此火爆?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不少毕业生来说,“跳蚤市场”早已超越了单纯交易场所的意义。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处理闲置物品,还能通过交易结识不同专业的同学,而每件被售出的物品,都承载着自己的青春故事。

金职大毕业生蒋鑫将自己的物品进行了分类:全新或半新的学习资料、生活用品,整齐地放置在寝室楼楼道里,供有需求的学妹们免费取用。原价较高的物品则通过校园墙和朋友圈折价售出。学校的快递驿站也是处理练习册以及收藏价值不高书籍的去处。对于大件物品、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她分批快递回家。当拿到学习资料的学妹向她反馈“感觉比一本全新的教材还珍贵,物超所值”,她高兴极了。

物尽其用 践行节约理念

樊蕊也说:“每卖出一件,我的心情是又开心又不开心的。不开心是因为舍不得,这些物品承载着太多回忆;但这些物品能在有缘的学弟学妹那里继续使用,价值得到了延续,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件开心的事。”

大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购买过二手用品,以学习资料为主。“价格很便宜,有些甚至免费,我超级支持这个毕业季二手交易市场!它不仅能够让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还能让我们这些学弟学妹感受到学长学姐们的温暖和关爱。”金职大大三学生田金芸说,全社会都在厉行节约,防止浪费,使用二手教材,也是物尽其用、践行节约资源的理念。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市民,在二手商品交易时要理性消费,保持理性头脑,选择可靠的交易平台,多看卖家信誉值和交易评价,不能贪图便宜和省事,支付时采用平台或靠谱的第三方平台,留神别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