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救患者“96120”也能转运
记者 吴晓
“你好,我想预约上午9点半的转运服务,从义乌市中心医院到傅村镇。”昨天上午9时许,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大厅,刚为父亲办完出院手续的施群峰拨通“96120”热线。施群峰补充道,不用吸氧,小区没有电梯,需要搬抬。
挂断电话不久,施群峰收到预约确认短信。约半小时后,一辆车身标识着“非急救转运服务”、“96120”服务电话的救护车准时抵达,车上配备软担架、氧气罩、药品和基本医疗设施。他的父亲做完腰椎手术一周,符合出院条件,但行动依然困难,安全舒适地回家成为眼前最现实的需求。
“它比医院外围的私人转运更专业,也更让人放心。”施群峰道出选择“96120”的原因。
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在康复出院、康复治疗、长途转诊等方面需求,直面非急救转运市场存在的收费混乱、服务良莠不齐等痛点,整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了市域一体化“96120”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该服务专为骨折、术后、残疾、年老等行动不便人群在非紧急情况下提供专业护送,途中可按需提供心电监护、吸氧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康复期患者安全转运的难题。
目前,承建我市“96120”非急救转运工作的主体是全市112个急救站点的各家医疗机构。各站点服务体系有明确要求:每个服务点由一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负责管理;每辆执行任务的救护车标配至少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驾驶员;超过400公里的转运增配一名驾驶员;所有车辆统一标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同时,我市专门制定了市级收费指导意见,综合考量患者病情、转运距离、所需设备和人员配置等核心因素,为各服务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收费标准提供科学参考。这些收费标准公布在转运车医疗舱、医院门诊或住院部,以及医疗机构官方网站,每一笔费用都接受监督。
依托市域一体化急救智慧平台,金华市民不管在哪个县(市、区),只需拨打“96120”,即可24小时预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这条热线已护航6918人次平安抵达。
市卫健委医政医管与体制改革处副处长楼思畅介绍:“各站点启动以来,经过近年来持续完善,实现了市民满意度高、零投诉、业务稳增长的良好局面,为康复路上特殊人群铺就了安全、畅通、温暖的归途。”